國防白皮書倡兩岸互信 台促先撤對台導彈

人氣 5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04月02日訊】中國國防部3月31日發佈《2010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首次提出探討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更首次表示,有關(導彈)軍事部署的問題,並非針對台灣同胞。但台灣國防部和陸委會均稱,目前尚非推動軍事互信的時機。大陸應主動撤除對台軍事部署,才能進一步建立兩岸互信。

中國大陸31日發佈國防白皮書「2010年中國的國防」,內容提到「兩岸可以適時就軍事問題進行接觸交流,探討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問題」。

中國軍控裁軍協會理事、退役少將徐光裕分析稱,白皮書提議的建立兩岸軍事互信可理解為:可撤走對台的1,000枚導彈。但耿雁生被台灣記者問及中國會否調整對台的軍事部署,仍不肯鬆口。他強調,大陸的軍事部署絕不是針對台灣同胞:「有關軍事部署可在建立軍事互信機制時加以討論。」

白皮書亦首次披露中國對外售武情況,指在 2009年出售戰機、裝甲車與導彈等常規武器達140件。但對於一直盛傳中國開始準備建造航空母艦,白皮書隻字未提。

臺灣:目前時機未成熟

中央社報導,臺灣國防部傍晚發佈新聞稿指出,有關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的推動,事涉國家安全,屬於國家層級的議題,國軍將遵循政府兩岸政策穩健、務實及循序漸進的方式推動。目前國防部並未針對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進行實質協商、規劃。

國防部表示,目前政府的兩岸政策仍是秉持「先易後難、先急後緩、先經後政」的協商原則,至於軍事互信機制等議題,因協商的主客觀條件尚未成熟,目前尚非推動時機,但國防部會依政府政策指導,配合兩岸協商進程與議題,進行相關研析。

大陸被指攏絡台灣民心

蘋果日報稱,對於大陸正式在國防白皮書中提出軍事互信機制,台灣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安組顧問曾復生認為,大陸此舉主要想攏絡台灣民心。陸委會副主委劉德勳重申,台灣安全是兩岸關係發展重要關鍵,是兩岸共同的責任。綠委蔡煌瑯則痛批:「這是統戰!中國將領曾說一千多顆導彈對準台灣,要是真有誠意,先把導彈撤走!」

自1998年以來,中國每兩年發表一次國防白皮書,這次是第七次。在主張台獨的台灣前總統陳水扁執政期間,國防白皮書在對台問題上「狠話不斷」。2004年扁成功連任,大陸將「制止分裂,促進統一」列為國防首要目標;2006年因國共兩黨達成「連胡公報」,兩岸形勢稍見轉機,白皮書措辭稍為緩和。直至 2008年馬英九上台後,國家主席胡錦濤同年底在《告台灣同胞書》中,首次提出探討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的問題,國防白皮書中對台政策也大為軟化。

相關新聞
【新紀元】美中關係影響臺美防禦合作
美中關係影響臺美防禦合作
【精彩網語】「老朋友」挨打了 咋辦?
新唐人週五直播預告:聯軍制裁卡扎菲,中共為何不高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