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美中關係影響臺美防禦合作

陳邁克編譯

人氣 1

【大紀元12月31日訊】美國智庫詹姆斯頓基金會(Jamestown Foundation)在十月二十二日出版的《中國簡報》(ChinaBrief) 半月刊中,發表羅斯(Ed Ross)的文章〈臺美防禦合作的未來〉(The Future of U.S.-Taiwan Defense Cooperation)。作者表示,由於中共持續擴張軍備,其軍力遠優於臺灣。

儘管美國基於《臺灣關係法》,協防臺灣並對臺軍售,但美中關係的發展,卻影響臺美防禦合作的未來,使美國對臺軍售的前景不明。

兩岸軍力失衡

美國與中華民國在臺灣斷交,並與中共建交已有三十年的時間。儘管北京不斷向美國施加壓力,雙方的關係也變化莫測,但是美國基於《臺灣關係法》以及對臺灣人民道義上的義務,持續出售武器給臺灣。


儘管美國基於《臺灣關係法》,協防臺灣並對臺軍售,但美中關係的發展,卻影響臺美防禦合作的未來,使美國對臺軍售的前景不明。(Getty Images)

然而,在過去十年中,由於臺灣、美國各自政策的直接影響,臺灣的軍力無法趕上中共軍備的積極現代化與擴張,兩岸軍事平衡持續向中共傾斜。美國國防部發表的《二零零九年中共軍力報告》(China Military Power Report)指出,自從二零零零年起,臺灣歷經兩次和平的政權移轉,臺灣民主逐漸與穩定地成熟起來。儘管中共對臺策略似乎從早期的解決臺灣問題,演變為防止臺灣獨立,必要時不放棄使用武力,但是中共統一臺灣的目標未曾改變。

臺美防務關係的改變

欲更加瞭解臺美防務上的相互影響在未來可能有何改變,必先考量它已如何改變。二零零一年四月,美國總統布什認同兩岸軍事力量迅速失衡,批准對臺出售大約三百五十億美元的武器,同時更改臺美防務對話的結構。布什政府的資深政策制定者試圖將臺美防務關係置於較平衡的立足點上。

然而,時任總統的陳水扁較重視其國內政策,以及臺灣在國際社會的地位。他試圖導引臺灣走向獨立的政策激怒布什政府的資深官員,因為正當美國在國際上和經濟上越來越依賴中共之際,此舉使美國改善美中關係的努力複雜化。

在布什的第二任期中,美中關係再次改善,臺美關係受到明顯的壓力。美國大幅延緩對臺軍售,並迫使臺灣撤回購買六十六架F-16C/D戰機的需求,試圖影響陳水扁的政策與舉措。

美中關係影響美國對臺軍售

自從馬英九就任總統以來,兩岸交流日益頻繁,這反映出馬英九與國民黨的態度,他們主張較佳的兩岸關係有助於臺灣的經濟成長和未來繁榮。它同時反映出,他們認為臺灣無法趕上中共軍事前進的步伐。金融危機所引發的經濟衰退,對臺灣的國防預算和軍備採購決策,具有立即和長期的影響。

在美國總統奧巴馬上任十個月期間,經濟上的壓力和北韓、伊朗、阿富汗問題上的挑戰,促使美國與中共改善關係,並進一步使臺美防務關係複雜化。對臺軍售問題無疑雪上加霜。

負責亞太事務的美國助理國務卿康貝爾(Kurt Campbell)表示,美國的難處在於,正當提供臺灣適合的防禦武,使其有信心與中共進行互動之際,它必須營造有利於臺灣與中共和平共處的最佳環境。

當然,什麼是適合的武器,以及應該提供多少數量的武器,一直是美國政府內部熱議的問題。中共很重視一九八二年與美國簽署的美中公報。美國在過去二十七年來一直未嚴格解讀它。中共可能試圖說服奧巴馬政府簽署新的公報,使美國保證大幅刪減對臺軍售。然而,美國仍受限於《臺灣關係法》。只要中共持續在海峽沿岸部署軍力以及對臺導彈,它就很難聲稱,它對臺灣只有和平的意圖。

美國對臺軍售的前景不明

不確定性籠罩著未來。美國國會將不會修改《臺灣關係法》,但行政部門卻有不同的解讀與執行方式。布什政府長時間拖延對臺軍售,國會並未對其施加巨大壓力。因此,就目前的美中臺三角關係而言,美國對臺軍售的前景不明。此外,馬英九政府如何就軍售議題對美國施壓,也是個未知數。

然而,兩岸軍事威脅的調停不可能很快發生。

儘管兩岸關係近來有所改善,但是雙方在制度上的基本差異,以及臺灣缺乏短期和解的民意基礎,都使調停成為不可能的任務。

儘管臺美防務關係存在負面趨勢,但未來或許會朝正面發展。臺灣擬改善軍力,並採行募兵制取代徵兵制。這使奧巴馬政府在與中共維持良好關係之際,對支持臺灣的議題能採取守勢。

康貝爾表示,美國與臺灣同有責任在不妨礙美中關係的條件下,營造有利於兩岸和平共處的最佳環境。◇
 
本文轉載自《新紀元週刊》第149期【西方看中國】欄目 (2009/11/19刊)

本文連結: http://mag.epochtimes.com/b5/151/7242.htm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新紀元】外商「中國夢」破滅
【新紀元】日本新政府柔化外國人政策
【新紀元】臺灣與中國大陸改善關係 是福是禍?
【新紀元】童文薰:衛星蓋台事件,沒人自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