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瞄準9大職業搶飯碗

人氣 32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4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王明編譯報導)以往工業革命來臨時,人們曾恐懼它會引發大規模失業潮。面對未來的機器人革命,就業市場的重新洗牌勢不可免。時至今日,機器人已經開始搶佔人力市場上的九大工作。至於它是否會全面取代人力?這是個值得深思探討的課題。

相較於人類,機器人比較少犯錯誤,長時間工作也不會覺得無聊。目前機器人正逐漸搶攻檔案分析,依據處方箋配藥……等以前完全依賴人力的九大職業,像是藥劑師、律師和律師助理、汽車駕駛、宇航員、店員、士兵、保姆、緊急救援、體育及其他記者等。根據 msnbc.com 網站報導,「機器人國度」(Robotic Nation)系列文章作者布藍(Marshall Brain)指出,2013年全球職場上將有120萬個工業機器人,換言之,每5,000個人就有1位是機器人。

機器人將取代藥劑師

下回病人拿處方箋到藥房取藥時,可能會發覺站在櫃檯後面的是個機器人。

加州大學三藩市醫療中心在其兩所醫院內推出由自動化機器人操業的藥房。當藥房內的電腦收到醫生和藥劑師開立的電子處方箋,機器人便根據藥方開始揀藥,分包,然後分發個人劑量藥物。

經由過去一年的運作,目前機器人已正確無誤地配出35萬份藥物。

今年秋天,該中心計劃讓護士使用閱讀機掃描病患床邊藥品上的條碼,以確認劑量是否正確。此外,該自動化系統還能調配化學療法和非化療無菌藥物的劑量,並將之裝進針筒或者分裝入袋。

機器人將取代宇航員

美國通用汽車與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合作研發出第二代機器人,命名為 Robonaut 2。這個人形機器人配置有各種感應器,還有5隻手指的靈巧雙手;它們將先負責些簡單的工作,例如,清潔太空站和協助人類在太空中的活動。

NASA指出,未來機器人將可到太空站外,幫助宇航員從事維修,或者從事科學研究。


NASA指出,機器人未來將可到太空站外,幫助宇航員從事維修,或者從事科學研究。圖為機器人Robonaut 2。(NASA)


NASA指出,機器人未來將可到太空站外,幫助宇航員從事維修,或者從事科學研究。圖為機器人Robonaut 2。(NASN)

機器人將取代律師和律師助理

民眾未來可能毋須高額聘請大批律師和律師助理們審查檔案,利用電腦軟體,可在短時間內完成工作,而且收費較為低廉。

《紐約時報》報導說, 位於加州的「黑石探索」公司研發出一套軟體,只需花費10萬美元以下,它便能協助分析150萬份文件。

機器人將取代汽車駕駛

谷歌去年秋天宣佈,他們正致力於開發自動駕駛汽車,以提高行車安全且減少上下班通勤時間。

七輛有人坐在乘客座進行監視的測試車,在無人操作情況下,行駛了1,000英里;而偶爾由人力控制,可超過14萬英里。

谷歌工程師史朗(Sebastian Thrun)表示,這些自動車由受過訓練的操作員控制,從山景城(Mountain View)校園開到聖摩尼卡辦公室,然後一路駛向好萊塢大道。他們行經倫巴第街,穿過金門大橋,沿著太平洋海岸高速公路,甚至環繞塔霍湖(Lake Tahoe)行駛。

機器人將取代士兵

雖然目前尚無機器人部隊,不過,軍事研發似乎朝向此目標發展,像是無人駕駛飛機和越來越多的機器人擔任偵察和作戰任務。

最好的例子就是福斯特‧米勒公司的「模組化先進戰鬥機器人系統」(MAARS),它提供美軍武裝機器人在伊拉克戰場執行任務。根據《連線》(Wired) 雜誌的報導,這款機器人裝配著GPS衛星導航系統,在編程後,可以區分交戰區和非交戰區,能夠開門,甚至將受傷士兵拖離險境。

機器人將取代店員

公司行號總是在尋求節省人事成本的辦法。好比,自動提款機減少銀行對出納人員的需求,語音服務系統可以每天24小時接聽電話,自動販賣機的出現,便不需雇用更多的結帳員。

《洛杉磯時報》稱,儘管過去一年大型連鎖店銷售較往常強勁,零售人員幾乎沒有增加編制。不過,2010年自動販賣機成交的金額較去年增長9%,達到7,400億美元。預計到2014年前將增至1.1兆美元。

機器人將取代體育及其他記者

美國西北大學開發的軟體「敘述科學」(Narrative Science)可根據提供的資料自行編排故事。《福斯有線電視新聞》旗下的「十大網絡」公司(Big Ten Network)就是應用此軟體撰寫棒球和壘球新聞。

它的好處是不需要場場派遣記者實地採訪,成本較為便宜。比賽結束後,計分員用電子郵件將比賽結果傳送到安裝敘述科學軟體的電腦上,幾分鐘後它便能完成一篇新聞稿。

機器人將取代保姆

機器人不僅是致命武器,它們也是很好的孩童玩伴。

日本大型零售集團永旺株式會社(Aeon Co.,),在2008年曾推出黃、白色相間4英尺高的機器人,它可以充當孩子們的保姆,讓大人在店內盡情購物。

還有其他討喜的保姆造型,例如凱蒂貓機器人,對於沒時間陪伴小孩的父母,它可謂完美的安排。日本NEC公司的PaPeRo機器人,除了會講笑話、問問題,還會透過無線電頻率識別晶片來追蹤孩子。


日本PaPeRo機器人(Akihiro I/Getty Images)

機器人將取代緊急救援人員

在自然災害發生後,機器人可以深入救援人員無法觸碰的地方,進行重要的救援行動。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機器人協助搜救中心」(Center for Robot Assisted Search and Rescue)認為,目前最有用的機器人算是無人駕駛飛機,它可以進行空中偵察;或者是水下無人遙控載具(ROV ),它具備定位水下物體的功能,可以檢測橋樑和地下水管的狀況。

根據泛科學探索實驗空間網站(PanSci.tw),日本、美國和英國等先進國家曾研發出8款救援機器人:

1) 8米長的蛇形機器人:

在此次仙台大地震,日本東北大學科學家們率領他們發明的機器人參與救援行動。田所悟志教授(Satoshi Tadokoro)提供蛇形機器人,長約8米,依靠裝有動力裝置的尼龍繩索行動,頭前裝有攝影機,它能蛇行鑽進狹窄的空間或縫隙,搜尋生還者並拍攝災害現場。

2) 東京消防廳的「可愛羅伯」(RoboCue) :

日本消防廳本部研發綽號為「可愛羅伯」(RoboCue)的援救型機器人,多次加入災難救援行列。它的裝備有紅外照相機、超聲波感測器以定位受困對象。還可用雙臂緩緩將傷者裝載到床上,撤離到安全地帶。它還配備攝像機、溫度感應器、毒氣偵測裝置和氧氣罐,在必要時可提供給傷者使用。

3) 安全爬行機器人:

這款救援機器人是由日本橫濱警察署所開發的。它相當於安全性極高的遙控式擔架,可以運載重達110公斤的傷患,將其轉移到安全地帶。配有標準的紅外線攝影機,以及監控傷員血流情形和重要生理徵兆的偵測器。

4) 滑行式機器人:

東京理工學院的教授廣瀨茂男(Shigeo Hirose)曾展示了三種不同類型的救援機器人。第1種是蛇形機器人,身體兩側都裝有輪子,不論身體哪面朝上,都能行動自如。第2種是加強版蛇形機器人,使用踏板代替輪子,外表更為堅硬,能抵禦砂塵和防水,適用於更為險惡的環境。第3種機器人可以檢查地形以決定最佳的行走方式。在崎嶇不平地面上,相比踏板,其支架的靈活性更佳;而在平坦表面則採用滑行,大幅減少能源消耗,而且更快、更穩定。

5) 呼吸感應小機器人(Quince):

Quince係由千葉工業大學開發的小型機器人,大小約如孩童的玩具車,裝有四套滾輪、踏板設備以及六個電燈馬達。可以開門、運送食物或其他補給品。其特別之處在於紅外線加上二氧化碳探測器,能夠監測人體呼吸和體溫狀況。

6) 體感救援機器人:

來自英國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學生的發明。以Kinect作為偵測器,傳輸 3D景深的圖像,有助於營救人員尋找受害者。還可進入救援隊無法接觸之處進行偵察,讓救援工作更加順利。

7) 人形醫療機器人(BEAR):

戰場撤離協助機器人(Battlefield Extraction-Assist Robot, BEAR)是美國維克那公司(Vecna Robotic) 的產品。它利用腿部的兩個獨立踏板,完成各種特殊動作,它還能依靠膝蓋、臀部或足部的運動來改變身體高度。

8) 強悍耐摔的機器蟑螂(Dash):

Dash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靈感來自於蟑螂的發明。內部元件是手機和其他電子用品零件組裝而成,配備低畫素和低價的手機相機跟無線網路晶片,移動非常靈活且快速,每秒達150公分以上,而主體是硬厚紙板,從高處摔下來之後,還能疾走如飛。

相關新聞
機器人馬拉松 日本鳴槍起跑
日機器人馬拉松冠軍 1秒險勝
日本首屆機器人馬拉松大賽決出冠軍
美研製時速113公里機器人  可急轉彎折返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