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價格持續上漲 低收入階層受害最深

標籤: , ,

【大紀元2011年05月13日訊】(美國之音)中國的食品價格持續上漲,讓大眾消費階層普遍受到影響,低收入或固定收入家庭受到的衝擊最為嚴重。專家指出,現有農業生產已很難滿足中國不斷增加的食品需求,供給結構如不調整,中國食品價格上漲的勢頭還會持續。

中國國家統計局5月11號公佈的數據顯示,4月份消費價格同比增加5.3%,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1.5%,非食品類價格同比增加2.7%。中國4月份通脹率因此依然超過5%,僅比3月份的最高漲幅略為降低,但還是高於政府制訂的通脹率不超過4%的政策目標。

中國食品價格上漲主要體現在肉類、新鮮水果和蔬菜這三個類別。

*與農耕人口減少相關*

中國農業問題專家、美國斯坦福大學經濟學家羅思高(Scott Rozelle)分析,與大豆、棉花和奶製品等國際化進出口產品不同,肉類、水果和蔬菜類食品很少受國際市場的影響,基本是國內消費。他對美國之音說,這與中國農耕人口的減少密切相關。

他說:「原來他可能無所謂,留在家裡也好,可是現在工資高了,把他吸引到城裡去打工了。所以現在種蔬菜的人越來越少。當然中國的消費者對蔬菜、水果、肉越來越感興趣,需求也高,可是供給也少了。」

*低保家庭生活緊張*

美聯社報導說,食品價格上漲已經讓中國不同消費階層的生活受到影響,特別是低收入和固定收入的家庭受到的影響尤為嚴重,有些家庭已經無力上超市購買食品了。

羅思高認為,這些低收入家庭大多生活在城鎮,主要靠低保過活。這個群體基本沒有從中國迅速發展的經濟中受益,很多時候還成為犧牲品。

他說:「有些年紀大的人,他們的退休金是固定的,生活還是很緊張。政府要好好考慮到怎樣幫助這樣的人。他們有低保,你就稍微把低保的水平提高一點。當然有一小部分的城鎮居民是固定的薪水,政府還是要考慮保護他們。」

但中國最貧困的人口90%生活在農村。羅思高說,食品價格上漲,農產品的收購價格也會上漲,這些人的收入會隨之提高。美聯社說,中國農村地區的人均收入去年增長10%,達到5919元人民幣(902美元),增幅超過城鎮居民。

相關新聞
長沙286人食物中毒 疑似瘦肉精引發
大陸毒食品橫行 民指:反毒須反共
金鎮濤:菜賤傷農 中共是元凶
憂食品安全 中國富人紛紛投資經營農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