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從湖南計生辦搶嬰看國內媒體生態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5月26日訊】 (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被政府計生辦工作人員搶走女兒的農民楊理兵說,每年都會有一、兩位國內的記者找他訪談,「他們都會來問我關於我女兒的事」,「但那些報導見報後也沒用。仍然沒有任何動靜。」

MSNBC報導,2005年,湖南省隆回縣的計生辦官員將楊理兵11個月大的女兒楊玲帶走。他們指控他沒辦出生登記,因此違反一胎化命令,僅管楊玲是他唯一的女兒。當地的官員將他的女兒帶到孤兒院,據說楊玲自此被美國家庭收養,計生辦官員收取了數百美元的贓款。楊此後再也沒見著他的女兒。楊說:「我希望告訴她我沒有放棄她」,「這不是遺棄她,我沒有不要她。」

他的故事被國內記者報導過,兩年前的《洛杉磯時報》也有長篇的報導。這個案例凸顯:中共地方當局腐敗、殘暴地執行一胎化政策、一胎化不人道、販賣嬰兒與貧窮。

最近,《新世紀》週刊針對與楊相同命運的幾個高平縣家庭,進行了1萬5千字的調查報導。這一次,貪腐的計生辦官員走私嬰兒的故事才真的震驚了國內媒體界。就連中共國營的報紙也加入報導,有的甚至報導說現在正針對失職的官員進行調查。

由於這個新聞被炒熱,好幾組的國內外媒體都聚集到湖南貧窮的隆回縣。這起消息被炒熱的主要原因是,《新世紀》素以深度調查報導聞名。此外,這篇報導的內容巨細靡遺,總共耗費了四年的時間進行調查研究。撰寫這篇報導的記者上官敫銘說:「幾年以前,這個故事被非常簡略地寫過」,「我的報導加入了許多的細節與分析。」

更重要的是,《新世紀》是國內媒體,撰寫報導的記者是國人。半島電視台駐北京英文記者梅莉莎.陳表示:「這真的顯示,不管外國的記者如何報導中國,除非那個故事被國內的媒體相中了,否則我們都沒有辦法改善被訪談者的生活。」

另一個理由是,微博逐漸廣受歡迎。透過微博,《新世紀》的這篇報導像野火燎原,全國民眾都為之一震。

還有一個理由是媒體的競爭。香港大學中國媒體項目的班志遠(David Bandurski)表示:「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的商業媒體越來越競爭」,在那之前,中國沒有所謂的「媒體市場」或「廣告驅動的刊物」。

班志遠還說:「事實上,商業媒體與中共喉舌媒體不同,它必須銷售給讀者,必須有不同的面貌、呈現不同的訴求。」他指出,根據中國報業年報的統計,這些商業媒體比喉舌媒體擁有更多的讀者群。他說:「例如,在武漢,商業報紙發行100~300萬份」,「但沒有一家中共喉舌報有這樣大的發行量。」

據報導,在中國被公認為品質最好、最具有影響力、最扎實和深度調查報導的媒體包括財經、北京新聞、南方日報和南方週刊。這些媒體都會重新校準其報導,例如財經的主編胡舒立就對政治有很敏銳的第六感,也知道何時推出他們報導的排程。

班志遠稱,這些媒體會採取一個「並肩推門理論」(the shouldering the door theory),其中只要一個媒體的某個報導沒被當局取締而關門,其他的媒體會接踵地報導。他說:「這總是媒體在推動」,「而非當局管制放鬆。」

長沙市某位精明的司機說,國內地方記者薪水微薄,許多記者深入追蹤事實是為了收取被報導對象的「紅包」。他說:「當外國媒體來這裏時,他們都很努力工作。他們很少休息,整個行程中都在工作。而國內媒體呢?當他們獲得一個訪談後,他們就把它當作一個旅遊的機會。他們去看風景,他們到優雅的餐廳大快朵頤。他們對故事不感興趣。」更嚴重的是,勒索的事件常常發生,記者往往會向當事人要求封口費。

班志遠表示:「中共對媒體的控制比過去還要嚴厲」,「但還是有許多報導出自《財經》等媒體,這些媒體追的很緊,他們會盡力找到門路去進行報導。」

相關新聞
計生辦搶「超生兒」 再脅迫家長交贖金
絕望孕婦躲避計生辦追殺
廣西藤縣古龍鎮計生辦封郵局的門
廣西容縣兩鎮火燒計生辦 當局封鎖消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