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先 加華裔坦然面對食品漲價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5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月諦加拿大多倫多報導)加拿大統計局最近公布的物價報告稱,今年4月食品價格在過去一年裡上漲了3.3%。經濟學家稱,估計加拿大食品價格會持續上漲到7%至8%的漲幅高峰。向來注重飲食的華裔表示,漲價雖然不是件愉快的事,但現在感覺還不明顯,而且飲食費用支出也不是生活中的重頭。

加拿大道明銀行(TD銀行)華裔經濟分析師方范思(Francis Fong)告訴大紀元:「很多基本食物(咖啡、麵包及肉類)一直都在漲價,我預計這種趨勢會持續下去。國際市場的食品價已增長了2年,我估計還會繼續上漲,直到7%至8%的漲幅高峰。」

今年4月,加拿大安省消費品價格在過去一年裡上漲了3.6%,漲幅主要來自汽油、客運車輛保險費。相比之下,魁省與卑詩省的漲幅偏低,分別是3.2%與2.7%。魁省的漲價貨品主要是汽油、燃油及肉類。卑詩省的漲價貨品主要是汽油與餐館消費。

加拿大央行認為8種價格不穩定的商品包括:水果、乾果、蔬菜、按揭利息、天然氣,供熱燃料、汽油、煙草產品。除這些商品外,今年4月物價在過去一年裡上漲了1.6%。

食品漲價 華裔不減少食物消費

方范思介紹說,通常可以直接吃的食品比生的食物貴一點。食品漲價後,一般加拿大人為了省錢,可以買新鮮蔬菜與肉類,然後自己回家做飯。收入偏低的人基本上都自己做飯,沒有更多省錢的空間。

加拿大統計局公布,今年4月,商店出售的食品在過去一年裡漲價3.7%,漲價比較明顯的是肉類(+5.5%)、麵包類(+6.7%)。餐館的價位上調只有2.8%。也不是所有商品都漲價。按揭利息在同期下降了2.1%,天然氣下降了4.8%。

多倫多華裔家庭主婦熊女士經常到華人超市買菜。她表示,統計局的數字是今年4月與去年4月相比,上漲了3.3%,相隔時間比較長,沒感覺到近日物價明顯上漲。她每次去超市就挑新鮮的買,打折與不打折的食品都買。

另一位新移民汪女士表示,她每次去超市,吃哪種食品無所謂,專挑特價食品,沒有感覺到物價上漲。夏天的水果蔬菜又便宜,種類又多,就多吃水果蔬菜;冬天水果蔬菜貴了,就少吃,肉相對便宜,就多吃肉,另一方面也比較抗寒。

家住大多倫多地區康山市的肖小姐也表示,飲食花費佔據家庭開支只是一小部分,所以在吃上面省錢也省不下多少錢,還影響生活質量,所以也不會縮減食物消費。

汽油漲價是導致物價上漲主因

今年三月,零售在經濟復甦後首次下滑,對非必需消費品的支出以更快的速度下降,並連續四個月下降,這些商品包括:體育用品,興趣愛好方面的支出、書籍和音樂等。零售下滑的部分原因是今春氣候偏冷,但居高不下的家庭債務和油價也是主因之一。

方范思對大紀元記者說,導致物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是4月份的油價比去年同期上升26.4%。對此,方范思表示:「油價還是比較高,這會影響人們在夏季旅遊的意願。人們會盡量選擇比較近的地方遊玩。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汽油是比較主要的日常花費,人們不容易找到便宜的替代品。」

對於汽油漲價,肖小姐就不很坦然了,她說,自己的車是小型的Hatch back,總覺得冬天下雪路滑,上班的時候不安全,車輕飄飄的,所以準備在今年年底換一輛稍微大些的SUV。不過最近油價瘋漲,她不得不重新考慮這個決定。

肖小姐說:「原來加1次油,30多塊就足夠了,最多40,現在每次都得加50塊出頭。我就在想,這還是小型省油車呢,如果換成大的油老虎,得花多少油錢!」

她表示,每個月大約加4次油,這樣算下來,每個月比1年前要多花至少60塊,「還是不少」。

在被問到是否油價高企改變了她的日常生活時,她表示,上下班,逛街和朋友吃飯都是不可避免,這些不會改變,改了省不下多少錢,不過要去美國逛OUTLET或者看朋友,就要考慮做長途汽車了,「上次跟幾個朋友做長途汽車去紐約,感覺挺好,很方便,而且票價也不是很貴,車上還能上網,下次還考慮這樣做。」

方范思提出影響民眾消費習慣的3種現象:第一,目前加元稍微下滑,這也會影響一些人去美國購物的意願。第二,服裝與汽車行業的競爭加劇,促使更多商家降價促銷,鼓勵民眾儘快掏腰包。第三,加國的失業率下降,更多人回去工作,購買力增強。

相關新聞
日本面對高油價(1)
三月十五日全球財經要聞
汽油不斷漲  計程車司機吃不消
汽油漲價 學校經費亦吃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