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米價兩年內翻番 農民為何總是輸家

人氣 68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5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曉報導)中國大陸物價一波又一波上漲,其中大米價格不斷攀昇,近兩年內價格翻番。民眾表示,當前的大米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又悄然漲了很多,但不論市場上的農產品價格上漲了多少,農民卻並沒有從中受益,無論漲價與否,農民總是輸家。

米價兩年內已翻番

近日,湖南長沙市的崔女士對大紀元記者表示,長沙很怪,民眾工資不高,消費卻高得出奇。「吃的用的甚麼都漲價了,大米一直在漲。過去1塊多錢一斤的大米漲到2~3塊多一斤。東北大米在長沙從1.3元/斤漲到2.8元/斤,質量還不是很好的,好的要3塊多一斤。」

被問到普通民眾對這種物價的承受能力,崔女士表示:「真可以用「水深火熱」來形容!像我50多歲的人了,還不得不打工去,天天為生活奔波,很忙很累。有的人真的過不下去了,但是這個社會誰也不會去管別人。」

江蘇常州市的張先生對大紀元記者表示:「兩年前買大米要1元多一斤,現在一般的大米漲到2.2~2.4元/斤,好一點的要3塊多一斤,這2年之內,大米價格漲了一倍。」

河南信陽市市民溫先生說,自己平時不注意商品價格,但最近一次買米發現,大米價格為3.8元/公斤,比前兩個月上漲了30%。

重慶市巫山縣剛從大學畢業的齊先生表示,當地賣的一種湖北產的大米,過年前這種米中較好質量的賣47元/袋(20斤),現在漲到53元/袋。

齊先生的母親表示,我一般買本地的米,大約2元/斤。還有一種米,以前50斤一袋賣80元,現在賣到100元了。東北大米賣2.4元/斤,今年3、4月份悄悄漲的價。

據瞭解,黑龍江雙城市的大米價格也有上漲,前一段時間價格是2元/斤的,現在已經漲到2.4元/斤。

中國糧油信息網消息表示,受產地晚稻穀收購價格持續上漲和運輸成本上漲影響,江蘇連雲港市場晚粳米價格繼續呈上漲態勢,其中蘇產晚粳米最高成交價已突破4.00元/公斤。4月27日與4月15日相比,蘇產晚粳米價格上漲0.11元/公斤。此外,江蘇晚粳米、東北圓粒大米價格都有上漲。

4月21日,據黑龍江綏化地區大米加工企業報價,當地標準水分內圓粒米出廠價已漲至1.95元/斤,較上週上漲0.05元/斤;長粒米出廠價2.12元/斤,上漲0.02元/斤。大米價格持續上漲,米價上漲的原因主要是原糧收購緊張,企業庫存嚴重不足。

漲價與否「農民總是輸家」

張先生指出,無論農產品漲價還是跌價,農民總是輸家,糧食漲價不能使農民提高收入。「糧食漲價,第一是因為土地流失——農民土地被人為的掠奪走了。中共統治中國61年,是農民被壓搾迫害的61年。第二,農藥、化肥、機械設備、柴油、汽油、水電等的價格是成倍的往上漲,這些成本最後都落到農民頭上。這就是為何糧食價格漲了一倍,而農民沒有得到好處。」

「付出代價的是農民,利益最受損害的是低收入家庭和農民,這是明擺著的事實。農業是基礎性產業,政府應該保護,發達國家走過這樣的路,而中國農民沒有得到保護,在一次次的漲價中,農民一次次被壓搾。」

菜價下跌「政府沒有保護農民」

張先生還分析了當前菜價跌落、農民自殺的原因。他說,由於華東地區氣溫非常高,導致菜產量很高,但由於汽油漲價,運菜的車子少了,又使農民遭受重大損失,導致農民自殺。

「在中國不發達地區和山區,比非洲還非洲。目前菜價在跌,農民要自殺,政府保護過他們嗎?中共政府從來沒盡過責任。疏菜豐收大量上市,發改委不斷的在調高汽油、柴油價格,導致運菜流通環節斷裂,農民只能看著蔬菜爛在地裡,一年的心血付之東流,這是中共行業壟斷的結果。農民自殺政府沒有一個官員去過問。」

相關新聞
大陸物價升升不息 「今天啥便宜」 成問候語
扛不起成本重負 大陸牛奶啤酒齊聲漲
抗通膨  大陸老百姓省錢攻略出籠
袋裝大米普遍缺斤少兩  經銷商稱潛規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