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12年申遺成功 民眾憂開發毀美景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6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石玲綜合報導) 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觀」在12年的漫長申請過程後,由於其「天人合一」的特色,終於被世界遺產大會批准為世界級文化遺產。喜訊傳來,民眾歡喜不已。不過也有很多人擔心,遊客增多,特別是官方的過度開發,會讓西湖已經脆弱的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更加嚴峻。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從1977年在法國巴黎舉行至今,至本屆已是第35屆,地點同樣在巴黎舉行。該大會於當地時間上週五 下午5時55分,宣佈「杭州西湖文化景觀」順利通過審議,正式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消息傳來,舉國歡騰。西湖歷經十二年才成功申遺,如今正式邁入「世遺時代」。

「天人合一」的人間仙境--西湖

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區西面,是中國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面積約6.5平方公里,繞湖一週約15公里,當中又以「西湖十景」聞名,包括平湖秋月、蘇堤春曉、斷橋殘雪等。

西湖為何能申遺成功?因為西湖是「天人合一」這個東方文化哲學之美的集中體現。除了它的自然山水美不勝收之外,它的景觀格局、文化史跡等等方面都光彩閃耀,它是這座城市的精神寓所,一個民族的心靈棲息地,一份世界文明的東方審美樣單。

在評審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 (ICOMOS)對西湖的最終結論是:「西湖更應該被當做一個給人以啟迪的地方,而非單純的公園。」大哉斯言!其實西湖是一個容易讓人產生哲思的地方,西湖的美,美在它的安靜之時。自九世紀以來,西湖的湖光山色便吸引文人騷客吟詠興嘆、潑墨揮毫;這裡有梁山伯與祝英台、白娘子和許仙的傳說,有中國最偉大詩人蘇東坡、白居易的瑰麗詩篇,漫步在西湖邊上,心空一片澄澈,千百年悠悠時光如水流逝,過去現在和未來,就這麼寂然無聲地交集了。這裡是中國人心中關於 「美」的最經典符號。

「世界遺產」是榮譽也是責任

世界遺產必需是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人類共同財富,亦即其罕見的文化和自然價值超越了國界,對全人類的現在和未來均具有普遍的重要意義。

申遺成功表現了國際社會對西湖這一中國傳統文化核心價值的審美實體及其保護管理的認同與肯定,被視為對人類文明作出重要貢獻,無疑這是巨大的榮譽。然而在榮譽之外,也應清醒地認識,世界遺產是全人類的共同寶貴財富,一旦遭到破壞,其損失將無法挽回。

由此可見,被列為世界遺產不僅僅是榮譽,更是責任。如《世界遺產公約》所說,保護世界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是每一個締約國應盡的責任。世界遺產所在國必須盡到「保護、保存、展出和遺傳後代」的責任。

西湖或發「限客令」

據《新京報》報導,提交世遺大會的《世界遺產大會關於西湖的決議草案及OUV聲明》中指出:西湖景區雖生機勃勃但也脆弱不堪。它能容納的遊客的數量相對來說較為可觀,但如若超過平衡點,遊客的需求和其對景觀的影響,可能會對景觀遺產的真實性、參觀質量和景區吸引力等產生負面影響。在遺產整體管理過程中,對遊客的管理尤為重要。

根據杭州市旅遊委員會統計,西湖每年遊客人數已直逼三千萬人次,最高曾創下單日遊客量200萬人次的記錄,對風景區造成巨大壓力。西湖目前也是大陸四十一個世界遺產中,唯一免收門票的景點;當局雖 堅持「還湖於民」,但也導致管理與維護上的難度。儘管近兩年,杭州市採取自駕車換乘、單雙號限行等措施,但每逢節假日,西湖一帶的交通就會陷入癱瘓。

此外,連結上海與杭州的「滬杭高鐵」自去年十月開通後,兩地往來時間從四小時,銳減為不到一小時,大量商務人士與背包客對「西湖一日遊」 趨之若鶩。

西湖也是許多台灣人赴大陸旅遊的首選。台灣旅遊業者評估,以西湖的「知名度」,台灣人赴「上蘇杭(上海、蘇州和杭州)」旅遊的比率,至少 占赴大陸旅遊的兩成。也就是說,每五個旅遊團,就有一個去西湖。

面對即將蜂湧而來的遊客,杭州市政府常務會議於西湖申遺前夕通過「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條例(草案)」。「條例」中提到,為保護西湖環境,下一步將考慮控制景區遊人數量和車輛。

市府相關負責人表示,「草案」中,對「限客」的條文只是指導性規定,並且要在明年2月立法程序生效後,將具體方案授權西湖管理部門制定。西湖管委會也表示,目前有關西湖限客的前期調研已展開,但何時限客尚無具體時間表。

晉身世遺 周邊民宅恐毀於開發

據悉,申遺成功後,西湖周邊將進行多項開發工程。杭州市建委今年1月表示,計劃在西湖湖底再挖一條隧道,待申遺結束就開建,新隧道將連接城西和城南,全長9公里,湖底段長約 4公里。杭州市旅遊委員會主任李虹亦表示,當局近年積極開發西溪濕地、運河及湘湖等新景點。

《經濟觀察報》報導,這些新的開發工程令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註冊城市規畫師鄭衛感到憂慮,他指出:「西湖文化遺產保護中,存在『厚 此薄彼』的現象,對掛牌的歷史建築看得很重,卻忽略具有傳統風貌的普通民居,因此,開發過程中民居遭到大量破壞。」

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毛昭晰也認為:「西湖邊,老的、破爛的、陳舊的,哪怕是一條小巷、一條街、一座房都是上百年歷史,應該以最小干預原則修復,以反映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此外,西湖在「還湖於民」飽受讚譽的同時,也出現「富貴西湖」的負面聲音。近兩年,在實現「還湖於民」的改造過程中,爭湖、爭綠、爭美景之戰悄然打響。名勝故居變身「會所」、「餐廳」,讓百姓質疑,政府傾力打造的「大眾西湖」何以走樣?除此之外,專家也擔憂,附近樓價也將隨著環湖樓盤價格的飆升,以及人氣促進下,繼續攀升。

另外,近年來西湖水質污染問題也日趨嚴重,多數水域處於富營養狀態,小南湖和三潭內湖已接近標準的下限。西湖污染物主要是生活污染,N、P超過正常值的6~4倍,附近飯店的污水直接引起西湖的水質變化。

申遺是手段 保護才是目的

著名評論家鄭甦春先生表示,申請登入世界遺產是手段,保護才是目的,申遺成功只是保護的開始。入選世界遺產後,入選國應按照世界遺產保護的國際規則,不斷提高保護管理水準,切實履行保護全人類共同遺產的莊嚴承諾和歷史責任。

鄭先生說,世界文化遺產不僅屬於入選的某個國家,更屬於全人類。能否擁有和保護好世界遺產,也是國家綜合國力的一種體現。本著對民族負責、對祖先後代負責的精神,不僅是擁有世界遺產的國家,而且世界各國都應高度關注和保護這些屬於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做好歷史遺產的「保管人」和「保護者」,讓這些遺產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內涵更好地為世界所知,造福子孫後代。

相關新聞
春水綠浮珠一顆─西湖湖心亭
【城市的瞬間】西湖美景 南國之最──杭州
武漢市東西湖法院開庭時的一幕
杭州西湖充斥高檔會所引爭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