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自行車之都 慕尼黑老城將被禁車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6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黃芩德國報導)慕尼黑地處平原,是騎自行車的理想之地。目前市政府有個雄心勃勃的計劃,要將慕尼黑打造成為歐洲的「自行車之都」,在未來十年中逐步將內城人行道拓寬,並擴大步行區,城區大約有1/3的地方將變成步行街,這一比例在老城區內甚至將達到一半。近年來,市政府每年為這個項目投入450萬歐元。目前慕尼黑市位於世界上第32位「最有利於自行車」的城市。

據《慕尼黑晚報》報導,市議會綠黨(和社民黨共同執政)甚至計劃十年後市內將見不到其它汽車,只有運貨車、出租車和老城居民的車可以進入。綠黨市議員納林根(Sabine Nallinger)認為老城最大直徑是1.3公里,步行並不費勁。當然綠黨的這個計劃並非所有人都樂見其成。工商業的「城市夥伴」工會菲捨爾(Wolfgang Fischer)認為:「對我們店主而言,最重要的是使用所有的交通工具達到目的地,當然也包括開車。」

綠黨還計劃將非步行區的人行道取消,改成人和車混行,但車輛只能以每小時10或20公里的速度行駛,塔爾街(Tal-Straße)就包括在這一計劃中,以便人們更快抵達伊薩河畔(Isar)。共同執政的社民黨不贊成人車混行的計劃,認為應該將人行道拓寬,但是人行和車道要分開。

為了便於行人和遊客,綠黨還計劃設立首批50個指示牌,標明下一個景點和交通要道位置。每個指示牌造價為7千歐元,一共是35萬歐元。這筆經費將從自行車交通盈餘中出,因為沒有其它交通的管理費用了。這項計劃也遭到共同執政的社民黨反對,社民黨市議會主席艾瑟爾(Alexander Reissl)認為行人不需要被告知他下一步該到哪兒去,這些指示牌沒必要設立。

根據該項目規劃中心的計劃,到2015年,慕尼黑以自行車為交通工具的比例至少要占17%。騎車有利健康和環保,在城區有時兩輪甚至快於四個輪子。因為騎車不光作為交通代步,是一種現代生活的「時尚」,能讓人維持「酷」的形象……騎車的種種優勢都需要規劃中心通過不斷宣傳反覆向市民解釋和強調的,想辦法讓它深入人心。

當然自行車增多後也會帶來相應的問題,德國交通俱樂部的「自行車安全」部門(VCD)的資料表明,與德國其它城市的趨勢相反,慕尼黑自行車交通事故率在上漲。警方的監控表明,一些騎車者魯莽駕駛風格是高事故率的主要原因。交通俱樂部的調查結果表明,2010年慕尼黑的自行車安全排列在最佳的「綠色」範圍內,今年突然降級,這個問題被作為重點密切注視。

從2006年到2010年,俱樂部專業人士調查了全德國43個大城市十萬人每年的自行車意外事故差異,得到的平均數據表明,事故率下降了2.54%,下降率高的城市如漢堡被評為「綠色」,保持在平均數的如柏林為「黃色」,但是慕尼黑則突然由綠轉紅,自行車事故率明顯在上升,去年有2179起自行車意外發生。

6月18日,慕尼黑市中心瑪琳廣場上搭起了大型舞台,同時為喝啤酒的人們擺放了很多長型桌椅和遮陽傘,四周設有不少信息台、食品和小紀念品攤位,一切都在為歐洲「自行車之都」造勢。看上去像極了夏日裡的某個節慶,然而只有一點不像,就是沒有幾個觀眾,因為幾日來連綿的大雨和寒冷將所有有興趣的人給阻止了。清冷的場面使這一宏偉的藍圖看上去前景似乎不那麼樂觀。

相關新聞
德慕尼黑有望推出第二個24小時購物亭
最新統計 慕尼黑是歐洲最安全大城市
廢香腸拌入肉沙拉 慕尼黑公司涉嫌食品違法
慕尼黑慶祝世界法輪大法日暨師尊六十華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