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美婦女生育率降至大蕭條水平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8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吳英編譯報導)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的研究顯示,面臨經濟不景氣的現代家庭主婦與1930年代大蕭條時期的家庭主婦有一共同之處,亦即二者的生育率均有下降的傾向。

據《今日美國報》報導,該中心人口統計學家柯美兒(Sharon Kiermeyer)根據其主持的二份研究報告,指出經濟衰退可能是造成現代育齡婦女生育下降的原因,而美國受高等教育的家庭,未來有可能傾向少子化,僅生育獨生子女。

人口普查局的資料顯示,2010年40至44歲的婦女群體中,沒有子女的人數占18.8%,與CDC研究發現1930年代的出生率傾向很類似。CDC調查發現,10萬名在1910年出生的婦女,在大蕭條時期最嚴重的1935年滿35歲,這些婦女在50歲前無子女的比例達19.7%。

文章說,人口學專家都知道,生育率會隨著經濟衰退而下降,而且經濟下滑的時間拖的越久,生育率越可能受到影響。

維吉尼亞大學社會學家威爾科克斯(Bradford Wilcox)認為,大多數婦女在經濟景氣回升之前,會放棄或延遲生育。根據他的統計,每1,000名婦女的生育數已從2007年的2.13胎降至2010年的1.91胎。

報導指出,威爾科克斯認為經濟復甦的力道若有助於年輕人的就業,較有可能促進生育率的提升。

不過,報導說,也有專家不認同這樣的分析。華盛頓州奧林匹亞市常青州立學院(Evergreen State College)歷史學家庫恩茲(Stephanie Coontz)認為,雖然確實存在婦女生育率下降的現象,但不能過於絕對化的斷言這種趨勢正在惡化。

相關新聞
補助雖優厚  德生育率低於歐美
第六次人口普查:老齡化挑戰計劃生育
催生 綠委推國民年金生育給付
生育納國民年金 台內政部無規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