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鄉明 加國華裔聚會過中秋 解鄉愁

人氣 17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9月11訊】(大紀元記者伊鈴多倫多報導)秋高氣爽,皓月當空。中秋節是僅次於過年的第二大節日。每逢佳節倍思親,旅居海外的遊子更是思鄉情切,總是會利用各種各樣的形式慶祝節日。每到中秋來臨,多倫多的華人社區都會組織一些盛大的慶祝活動,如美食、文藝演出等。許多家庭也組織聚會,歡度中秋佳節。

古往今來,人們以月亮來寄托深情。唐代詩人李白寫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等千古絕句,來表達遊子的思鄉之情。

聚會氣氛濃沖淡思鄉情

移民海外,大多數家庭成員簡單,有的是3口之家,有的是兩夫妻,也有的是單身一人。每到中秋來臨,許多人選擇與朋友一起聚會,尤其大陸移民。老華僑家庭成員一般比較齊,過節時,常常選擇家庭聚會。

李蕾移民加拿大6年了,正在準備舉辦婚事。今年中秋節與往年一樣,準備跟朋友一起過。由於中秋節不是加拿大的法定假日,所以他們的中秋聚會不一定剛好是中秋節當天,多數是選在臨近中秋節前的週末。

今年,李蕾和她的未婚夫邀請了10多個要好的朋友來家裏聚會。「加拿大可玩的東西不多,節日氣氛也不如國內濃,特別是晚上,一般不方便室外活動,所以,『吃』成了節日裡最重要的內容。每次聚會都要吃,即使有時天氣好,會到公園去逛逛,放風箏,最後還是回到室內,吃飯,吃月餅,唱卡拉OK。」李蕾說。

他們今年聚會決定吃火鍋。李蕾說,火鍋特適合聚會,操作起來簡單,只要把材料準備齊全,湯料備足就行了。就像吃自助餐一樣,各取所需,主人不用太費勁。大家圍坐一桌,中間是熱氣騰騰的火鍋,再加上紅酒、啤酒、果汁飲料,一邊吃,一邊聊,特別熱鬧。

這一幫年輕人大多數是留學後再辦移民的。劉興是11年前從哈爾濱來多倫多留學,他的同學大多數回國了,劉興算是幸運者,順利的留下來。他說,他的父母要他一定努力留在加拿大。

劉興說,這麼多年結識了許多聊得來的朋友,每年中秋節都要聚會。聊天是聚會的重要內容,隨著時間的推移,聊天的內容也隨著發生變化。

「當學生時,聊的內容多是學甚麼專業好,市場上有甚麼新電子產品,有甚麼遊戲好玩;2、3年前聊的找甚麼工作好,那裏有更好的工作機會;現在大家關心最多都是住甚麼區好、怎樣帶孩子等。」劉興說。

黃裕來加拿大有6年了,她說,剛開始參加聚會,主要是為了沖淡思鄉之情。那時,一到中秋節就會不自覺的流眼淚,很想回中國跟父母一起過節;跟朋友聚在一起,可以淡忘鄉愁。現在慢慢的已經把聚會當作我們過中秋節的形式了。

這些年輕人在聚會上,每人都會給家裏人打個電話,向父母描述聚會的內容,讓父母感受他們在海外也不孤單,也能過上熱鬧的節日。

重視節日傳承中華文化

洪女士今年60多歲了,從台灣移民加拿大快40年了。一到中秋節,她會參加台灣社區的一些社團慶祝活動,也會準備家裏的節日食品。

洪女士會挑選品種不同的月餅,西瓜、柚子、蜜棗也是節日必備的,另外準備豐盛的飯菜。她的兒女、孫子、孫女會回來一起過節。聚會時全家人會一起給在台灣的親人、朋友打電話節日問候。

「加拿大的中秋節氣氛不如台灣濃厚,我會想辦法把中秋節過得儘可能地隆重。因為中秋節是中華文化習俗裡的一個重要節日,如果長輩不重視,這些海外長大的後代就會慢慢忘記,甚至失去中華文化的根。」洪女士說。

梁太太是廣州移民,來多倫多15年了。她說,剛來時,生活很艱苦,人生地不熟,工作時間又長,很少去考慮怎麼過節。現在生活穩定了,孩子也成家了,他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現在不管多忙,都要想辦法讓全家一起過中秋節。

她的丈夫最近去了中國,她說他一定會在中秋節之前趕回來。「對節日的重視,能增加家庭凝聚力,讓家人關係更密切。」她說。

中秋節這一天,她會準備月餅、水果、然後一家人出去吃一頓團圓飯,還會準備紅包給小孫子,10元或20元不等。

「錢的多少無所謂,主要是讓他們開心。」梁太太說。

阿文今年50歲了,是越南華人。他的父母早年從廣東汕頭到柬埔寨做生意、定居,後來由於柬埔寨的紅色高棉事件,逃難到越南。1990年,阿文和他的姐姐、妹妹3人一起移民到加拿大。

阿文說他有13個兄弟姐妹,大大小小總人口超過70人,是一個大家庭;他大哥的兒子年齡比他還大。
「我父母十分重視過節,中國的傳統節日都過。中秋節,元宵節,粽子節,過年,特別是過年和中秋節。每次過節,家裏就像辦喜事,全家人都坐上有7、8桌,很熱鬧。」他說。

「現在父母已經過世了,兄弟姐妹有些也移民到其他國家。我們在加拿大生活的兄妹3人雖然各自成家,但是,過年和中秋節還是會聚在一起吃頓飯。雖然我家是一個大家庭,但是我們兄弟姐妹關係密切,感情很好,即使現在許多親人散居世界各地,我們還是經常聯繫,過年過節互相寄錢、寄物作為節日禮物。」阿文說。

(責任編輯:岳怡)

相關新聞
七律:中秋抒懷
中秋寄明月
中秋寄明月 人氣 10
慧靈珠子:讓家長糾結又鬧心的「教師節」
亞特蘭大中國城17日星期六慶中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