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房無房干係大 網路難覓真愛 中國單身漢怨嘆

陳邁克編譯

人氣 8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09月12日訊】為數眾多的中國單身男子運用網路廣闢婚緣,無奈虛擬世界仍卡個牢不可破的現實門檻──沒有房契,約會難,娶妻更難。

拜科技所賜,人們現在可以透過網路擇偶,選擇與機會似乎增加很多。然而,對於中國單身男子而言,選擇與機會的增加,並不意味著婚戀機會的增加。中國男女比例失衡,導致結婚競爭加劇,而中國女性日益「向錢看齊」,競相把買房能力列為擇偶首要條件,使得很多中國單身男性難以成家。

結婚壓力沉重 網路約會盛行

據《時代雜誌》網路版4月25日報導,中國父母通常希望其子女在30歲之前完成終身大事。在結婚如此壓力沉重的中國社會,有幾百萬人求助於網路約會以尋覓配偶,而現年32歲的北京公務員李鮑爾(Power Li,音譯)就是其中一位。

他在約會網站「世紀佳緣」註冊,他認為該網站提供的服務可以解決他找結婚對象的需求。他說:「我的工作很忙,社交圈很小,追求自己的同事又顯得很尷尬,而網路卻可以提供較寬廣的社交圈以及更多選擇。」

中國目前有幾百萬單身男女上網尋找愛情,特別是男性。據一項研究指出,中國目前有1億8,000萬名單身漢,據稱其中多達一半的人在網上找伴侶。

不計代價找到結婚對像已成為一股沉重的壓力,而這種壓力也被認為是中國離婚率飆升的原因。中國離婚率在2010年創下新高。據民政部數據,去年登記離婚的怨偶大約有200萬對,亦即每1,000人有1.5人離婚。儘管此一數字仍比美國每1,000人有5.2人離婚的比率還低,但中國的離婚率確實在迅速增加中。

男女比例失衡帶來商機?

一胎化政策實施30年後,重男輕女的觀念使男女比例失衡 (女:男=100:119.45),導致男性之間的求偶競爭加劇。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指出,2020年之前,適婚男性人數超過女性2,400萬人。

這個數字隱含了無限商機。據估計,網路約會網站去年吸引300萬名付費會員,全部花費超過1億5,000萬美元。這些網站允許會員設置網上個人檔案,瀏覽全國各地幾千名可能伴侶的清單,並參加需繳月費的單身聚會。此外,網站還提供配對服務,並替會員安排約會,可省去自行瀏覽個人檔案的時間。

除了網路約會之外,搶食這塊大餅的還有私人補習班。26歲的「專業媒人」吳探戈(Tango Wu,音譯)教授單身男性學生如何追女朋友。學生繳交學費參加他的密集課程,時間從3天至一星期不等,其特色包括課堂講解和「實地操作」。吳的生意興隆,簡直到了應接不暇的程度。

吳說:「對於一個30幾歲還未有女友的男人而言,如果你能讓他交到女朋友,他願意支付超過一半積蓄的費用,有時候甚至是全部的積蓄。」

無房娶妻難

據《紐約時報》4月14日報導,儘管現年28歲大學畢業的保險業務員林旺(Wang Lin,音譯)擁有汽車和不錯的外表,但依據中國女性的擇偶條件,林旺還少一樣真正的資產──房地產。林旺因此被高檔的婚姻仲介拒於門外。近幾個月來,幾名女性在得知他無力買房之後,婉拒再次跟他約會。

林旺與父母同住。其父母是工廠退休工人,經常提醒他要早日結婚,使他覺得自己像個「失敗者」。

據最近一項針對32,000人進行的調查顯示,超過70%的單身女性只願意跟有房子的男性結為連理。50%的女性認為,最重要的擇偶條件是經濟狀況,而品德端正和個性都不在前3項條件中。

調查發現,在男女比例失衡的情況下,結婚競爭激烈,而就統計而言,女性通常握有優勢。

以房取人 婚戀觀念扭曲

中國房價飆漲導致勞工階級無緣買房。此一房地產熱潮始於地方政府高價出售土地,繼之以開發商逼迫居民搬遷,其強硬手段有時候造成搬遷戶自焚。然而,多半的人都沒有注意到都市年輕人,特別是男性,也因此而受到池魚之殃。這些男性日益感到絕望,因為越來越多女性以有房契的男性為擇偶對象。

中國最著名的網路作家之一韓寒經常抨擊中共政策,他和很多經濟學家都認為其政策造成房價急速攀升。

他表示,只注重房地產或賺錢買房的結果,使得年輕人很少有時間關注其他事情。「我們已經創造出一代把擁有自己的房子當作唯一志向的年輕人。」

「百合網」是中國三大約會網站之一,其配對顧問張豔紅( Zhang Yanhong,音譯 ) 表示:「看重房地產已經扭曲普遍的婚戀觀念。女性在擇偶時將經濟條件擺在第一位,對於社會關係而言並非好事。」

本文轉載自《新紀元週刊》224期【西方看中國】欄目(2011/05/19刊)

本文連結: http://mag.epochtimes.com/b5/226/9405.htm

新紀元PDF版訂閱(52期US$10 )

相關新聞
外電評論:技術需外援 中共軍力被誇大
外電評論:中共豈能與美國爭鋒?
外電評論: 買中國股票不如去賭場
外電評論︰二奶與奢侈品 中國社會的悲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