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富豪冰島購地 北京或欲插手北極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9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董韻報導)第二屆「北極—對話的領土」國際論壇目前在俄羅斯阿爾漢格爾斯科召開,北極的戰略地位和地緣優勢再次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曾在大陸中宣部任職的中國富豪黃怒波擬斥資880萬美元,在冰島購買300平方公里的未開發土地,是外媒近期一直關注的話題。

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向大紀元表示,中國富豪在冰島購買土地,顯然有其戰略意圖。他認為,冰島靠近北極,可深入到北歐和北美諸國家,而如果中共向美國發動戰略性進攻,比如導彈發射,最近是從北極取道。

曾在中共中宣部和建設部任職的房地產投資商黃怒波本人,否認此舉有政治意圖,強調僅是商業行為。據悉,冰島從未允許向外人出售如此大面積的土地。黃怒波所計劃購買土地的25%由冰島政府所有。

冰島內政部長:非同尋常的投資請求

據《環球郵報》週四(22日)報導,冰島內政部長Ogmundur Jonasson在一個採訪中表示,「我必須說,這是個非同尋常的要求。一般都是小型物業的購買,幾英畝。」他还说,投資数萬英畝土地,這確實不同尋常。

Jonasson將在未來幾週決定是否批准黃怒波的投資,他表示將持謹慎態度。「我們必須考慮到各個方面和全球各個國家的興趣與關注,當然,這些都將納入考慮範疇。」

曼徹斯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教授William Callahan表示,「如果低估他的背景聯繫,我想將是一個錯誤。詢問到底發生了甚麼和審視局中人的背景是非常合理的。」

政治學教授:北京戰略意圖

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向大紀元記者分析:「顯然,這是中國的地緣政治的一個行為,會引起歐洲和美國一些國家的憂慮。冰島政府在2008年的金融風暴中遭到重創,已經破產。現在投資冰島,雖然價格便宜,但是風險很大。」

「冰島是一個很小的國家,人口僅32萬。不過,戰略意義是不會因為商業風險而降低。」

他進一步分析說:「如果(中共)靠近北極或者大西洋,靠近北美能有一個立腳點的話,是不受商業利益所影響的。」

「冰島在歐洲的北面,跟英、美、加拿大靠近。如果作為一個戰略立腳點,冰島可以深入到整個北歐和北美,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基地。」

他以中共曾經以民間名義購買航母舉例,「中共買了兩艘舊的航母,一艘在深圳,另一艘瓦良格號,都是中共以民間的名義稱作為商業用途,買回之後,中共進行研究分析和模仿。同時把瓦良格號進行改裝,投入(軍事)服役。」

北極對中美的戰略地位

早在一九四六年,美國便開始在北極地區進行大規模考察;而後隨著北約組織的成立,美國更是在從阿拉斯加到冰島的漫長北極線上建起了彈道導彈預警系統,並聯合加拿大成立了「北美空間防禦司令部」。北極對於美國的戰略價值不言而喻。

由於北極經常暴風雪肆虐、烏雲翻滾,加上厚達數米的大冰蓋,無形中成為了核潛艇的天然屏障,阻擋了包括海洋監視衛星在內的所有傳感器對冰層下面彈道導彈核潛艇的追蹤與監視。

又由於北極圈與世界上主要大國有著相同的最短距離,因而這裡便成了地球上最安全、最理想的水下彈道導彈發射陣地。比如破冰而出的潛射彈道導彈,用不了十分鐘就可打到美國腹地的戰略目標。

夏明教授舉例說,如果中共(向美國)發射導彈,很可能取道北極,然後到達美國。「任何的戰略進攻……最近是從北極取道。」他說,如果從北京發射導彈到美國的洛杉磯,不會直接這樣發射,因為距離太遠了。

他認為,中共還可能將冰島作為情報收集的信息基地,通過衛星監控北歐和北美等一些國家,停靠軍艦等。

(責任編輯:孫雲、林銳)

相關新聞
北極冰帽消融 面積接近最小值
北極熊挪威島嶼襲人 1死4傷
北極熊襲英少年探險團1死4傷
北極熊攻擊露營客 1死4重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