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幸福指數的國家——荷蘭

人氣 77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1月12日訊】在歐洲有這樣一個小國,它的人口是台灣的 3/4,土地面積是台灣5/4,國民所得大約是台灣兩倍。在這個國家,50%的婦女在家中生小孩,產假有 16週。這是哪個國家?這就是位於法國北邊的風車之國荷蘭。

據法廣報導,十九世紀的日本,能在短短數十年的明治維新後,迅速從一個前現代國家一舉跨入現代世界,成為船堅砲利的強盛國家,正是得利於江戶時代自長崎出島通商的荷蘭人身上所習得的「蘭學」。那是處於鎖國時期的日本,唯一通向西方世界的窗口。

而荷蘭從航海時代歷經工業革命進入後工業時代之後,經濟力和人民幸福指數依舊走在世界前端。二十一世紀的臺灣,是不是也能從荷蘭身上,以新的蘭學得到向上躍升的動力?

荷蘭人會四種語言很普遍,九成的荷蘭人覺得自己很幸福,八成六覺得自己很健康。與荷蘭非常相近的台灣出了本書:《新荷蘭學》 (Dutch Touch),本書集眾多具低地國經驗、在各領域學有專精的學者撰寫的關於荷蘭的文章,內容從低地國的建國歷程、自然環境、建築景觀到市鎮發展、航空交通、社會人口、農業成就、物質文化資產,從飲食與生活、藝術與時尚到花卉與寵物等,向我們展現荷蘭今日耀眼成就背後的艱辛歷程,以及當下與未來的挑戰。

歐洲的花園在荷蘭,荷蘭的花園在庫肯霍夫。圖為庫肯霍夫公園(Keukenhof Garden)(攝影:德馨/大紀元)

據書中介紹,在荷蘭,65歲以上老人,每個月政府發兩萬兩千一百元台幣。在這兒買房子貸款可以貸120%,因為裝潢也要花錢。這個國家的女王的公務車是福特,私家車是富豪,不浪費公款。

還有工作者不論年資都有23天的年假,部份人因縮短工時代替加薪,可有36天年假,六月份會發渡假費一個月,因為怕員工沒錢渡假會影響工作情緒。無法承受工作壓力也算工傷,許多人(將近一百萬)因此在家休養。商店早上十點開門,下午六點關門,只在八個小時工作時間內工作,經濟力還是排在世界的前端。

光從硬體外觀看來,荷蘭擁有馳名國際的水利工程,還有井然有序的都市規劃,更有贏得歐洲最佳機場稱號的史基浦機場當作門面。而這種進步的成就顯然不僅限於外在形象,也反映在荷蘭人內在普遍抱持的寬容態度上。

最明顯的例子便是荷蘭政府對各種群體所採取的開放政策,包括舉世聞名的移民生活甚至動物福利,許多令人驚異的制度都形塑出荷蘭的前衛形象。

荷蘭風車村的風車(clipart.com)

於是當作者繼續探索荷蘭生活的各個層面,從美食、語言、時尚,到荷蘭人深愛的自行車,不難發現這個國家的與眾不同。同樣,在各種藝術表現上,無論是博物館經營、建築或繪畫,都描繪著荷蘭人不容錯認的性格特徵。

荷蘭因而能自成一格,發展成一個高幸福指數的強力經濟國家。

本書試圖從上述的不同視野觀看這個國家。這種不同的觀看視野也揭露出本書撰寫的另一層意義。當歐洲人習於檢視自身內在的關係、忙著思索如何戰後重建和再現自我時,也應該跳出歐洲中心的思考模式,轉換成從亞洲等其他世界出發的觀看角度了,或許也可提升荷蘭現代年輕人如今普遍缺乏的積極動力。

责任编辑:洪微

相關新聞
荷蘭豪達起士市場 擊掌議價
荷蘭享受護理補助人數大幅削減
荷蘭國會啟動08危機責任調查
荷蘭曾計劃入侵蘇裡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