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非孕婦問題失控 各界關注港府措施

標籤: ,

【大紀元2012年01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怡、辛玲香港報導)內地孕婦赴港產子問題失控,1月29日,在香港一論壇上各界批評港府提出4招解決雙非孕婦的辦法治標不治本,指政府沒有清晰的人口政策。有中港家庭組織認為,政府對雙非孕婦產子和中港家庭的子女應有清晰的界定。

所謂「雙非嬰兒」,指父母雙方都不是香港永久居民,而在香港誕生的嬰兒。近期由於湧入香港產子的雙非孕婦數量巨大,嚴重占用香港的公共資源,引發各方面的矛盾。

泛民主派要求曾蔭權提請北京當局修改《基本法》取消「雙非」嬰兒居港權;而多個建制派更意圖繞過曾蔭權政府,在3月全國人大及政協兩會期間,直接要求北京進行人大釋法。此外,有學者踢爆內地孕婦赴港產子問題失控,是源於2003年由曾蔭權推出的人口政策諮詢文件只懂「向錢看」,沒有做好人口規劃。

公立醫院產科有飽和風險

香港產科服務關注組成員張德康29日出席《城市論壇》時表示,由2007年開始,香港每年新增5千名內地孕婦赴港產子,產科服務已達飽和,早年已提出需解決問題,但政府一直逃避這個問題,現時仍只以行政措施應付,未制定實質而有效的人口政策。

中港家庭(夫妻中有一方是內地人士)權益會組織者成員曾冠榮指出,2010年赴港產子的雙非孕婦達3.2萬名,但單非孕婦只有6,200名,當中約一半人使用公立醫院服務,政府卻一刀切減收內地孕婦分娩名額,對中港家庭不公平,冀政府區分雙非及單非孕婦,設定不同分娩名額,「要重新規劃另一個政策,同時將香港人的內地配偶和雙非人士分開。這個是最正本清源的做法。」

香港護士協會主席李國麟則表示,大量內地孕婦衝急症室,除令前線醫護人員難以應付,更延誤急需救治的市民,而政府提出4招解決雙非孕婦的辦法治標不治本。他批評港府缺乏一個清晰的移民政策,變相鼓勵外地人赴港產子取得居港權。

他認為目前社會上所討論的一些現象無法解決根本問題,「這個政策上有個問題。也不是說在法律或者立法會可以做到,特區政府本身應該做這個工作,但是沒有做到。」

泛民反對釋法促訂人口政策

新民主同盟成員范國威指出,建制派政黨要求人大釋法此舉不可取,將影響香港的司法體制,「等同於我們的手腳有腫瘤,遲遲不去解決,現在就建議阿爺出手,把手腳切掉,病醫好了但是沒有了手腳,這個是不可取的。」另外值得重視的是,雙非產子問題已造成中港民眾之間的矛盾,「其實是涉及到香港人口政策的危機。我們要求去制定一個合理的移民政策,不涉及歧視,我們對公共資源擔心被攤薄,這個也是合理的。」

青年公民黨成員曾健峰也批評建制派踐踏港人的基本價值,撕破香港一國兩制最後這道防線。

特首曾蔭權日前表明,政府會推4招打擊「雙非」孕婦闖關,包括與內地聯手打擊仲介公司和跨境車輛、加強截查非本地孕婦過境、取締無牌旅館及檢討非本地孕婦在急症室分娩的收費。又重申會確保香港孕婦和本地嬰兒獲得優先和優質的照顧,強調已將問題向中央反映,並加強與內地部門的合作。

相關新聞
內地孕婦香港產子數字上升
中國內地孕婦到香港產子個案急劇增加
香港立法會要求政府解決內地孕婦到香港分娩問題
內地孕婦赴港產子 衝擊香港醫療體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