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美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產油國

【大紀元2012年11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程木蘭綜合報導)國際能源署(IEA)最新一份報告說,美國到2017年將超越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成為全球最大石油生產國,標誌著頁岩革命重繪了全球能源格局。

這也是國際能源署首次做了如此的預測。它強調的是北美地區克服困難鑽探巨大石油儲量的熱潮,以致在石油和天然氣方面改變了世界供需平衡。

不過,有分析師警告說,美國石油榮景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能保證能依IEA預測水平持續增長。

週一(12日),IEA在其年度能源展望報告中表示,美國目前能源總需求20%倚賴進口,到2030年將有戲劇性的逆轉,能完全自給自足,到約2035年北美將成為石油淨出口國。

在奧巴馬第一任期時,美國如乙醇(ethanol)生物燃料以及非傳統的緻密(tight)原油生產增加,並實施新的燃油運輸效率措施,以期大幅減少對石油需求。IEA估計,這將導致美國10年間從每日進口石油1000萬桶大幅下跌至僅400萬桶。

如果實現,IEA預測將對世界大宗商品市場和更廣泛的地緣政治有顯著影響。一些分析師推測,無論美國是否能源獨立,未來20年仍將守護世界重要的海上運輸通道。如果美國退出這樣的角色,依賴中東原油進口不斷增長的中國,將會取代它。

國際能源署(IEA)首席經濟學家比羅爾(Fatih Birol)告訴英國《金融時報》說,美國歷來從中東進口大量石油,不消幾年時間將不再需要進口,影響所即遠遠超過石油供需市場。

位於美國北達科他州(North Dakota) 的巴肯頁岩層(Bakken Shale),和南德州Eagle Ford也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過去由於岩石層地質勘探和開採極為困難,最近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

一項稱為水力壓裂(fracking)的技術,已能開採出藏於頁岩與其他堅硬石塊之間的碳氫化合物能源,且發展速度快過預期,促成了這項重大的改變。

根據華盛頓能源資訊局(EIA)數據顯示,自一年前IEA公布上次展望報告後,美國每日原油生產已上升7%至1076萬桶。該機構的報告獲得了歐佩克(OPEC)的支持,OPEC上周首度承認,頁岩油將大幅削減其在美國的市佔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