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農民對未來不抱幻想

人氣 6
標籤: , ,

【大紀元11月13日訊】(美國之音:田野 11.12.2012 報導) 華盛頓 — 埃及總統穆爾西3多月前上任時保證,埃及將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埃及農村的年輕人已經不再抱任何幻想了。

穆哈邁德從工業技術學院畢業後一直找不到工作,30歲那年,他回到父親的農場。他說:「穆爾西應當走訪農民,瞭解我們的生產生活條件。他應當知道,埃及有我這樣大學畢業連個農場都沒有的人。我今年40歲了,有四個孩子,但還完全依賴父母。」

埃及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佔國內生產總值的大約百分之20 。但流通渠道的不暢通,再加上商人囤積居奇,許多農民不得不在黑市購買高價化肥,導致生產成本大幅增長。

穆哈邁德說:「現在所有的農民都得在黑市上買化肥,就算能買到農業部提供的化肥,對埃及農民來說,價格也太高了。」

農民一直被視為國家經濟的脊樑。1960年代,埃及政府曾經派農業技術人員下鄉,向農民普及科學種植、育種、除蟲、施肥等方面的知識,並為小型農場提供農業機械。但這種服務早就不復存在了。

不但如此,埃及農民甚至發現,連出售他們的勞動所得,都變得不那麼容易了。

穆哈邁德說:「農民的收入應當來自田裡的收成,賣了糧食,我就能有收入,可是到現在,今年的糧食還沒賣出去,還在家裡放著。」

埃及曾經是古羅馬帝國的糧倉,尼羅河三角洲的農民們傳統上種植棉花、蔬菜、玉米和柑橘,大部份供出口,但現在,埃及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小麥進口國。

生產成本和銷售價格之間巨大的差距使埃及農民不再願意種植經濟作物,農耕在埃及已經成為一種沒落的職業。(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江蘇4家農民互助社 億元存款不翼而飛
包心菜每公斤2元 農民心淌血
奇聞:山東農民種出2.23米大蔥  獲獎1萬元
興建高屏大湖 環團農民反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