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法規分歧 跨國企業避稅

人氣 4

【大紀元11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琳柏林14日專電)許多總部設在美國的跨國企業在歐洲設立分公司而且營業額可觀。由於歐洲國家稅法不同,跨國企業利用法規上的漏洞避稅。包括德國、法國和英國都希望能處理這個問題。

根據德國「明鏡」周刊的報導,2010年蘋果電腦(Apple)在海外營收高達130億美元,所繳的稅金只有1億3000萬美元;微軟的海外營收有150億美元,所付的稅金只有17億美元。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在多年前的1項報告指出,跨國企業的國際交易估計有60%是這些企業本身的分公司和子公司之間的交易。這些跨國企業利用不同國家的稅法漏洞來避稅。

報導舉出總部在美國加州的Google為例。Google在歐洲有設在愛爾蘭都柏林的Google Ireland Ltd.及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Google Netherlands Holding B.V.

Google在歐洲所有的營收都繳到愛爾蘭分公司,愛爾蘭分公司2010年收入101億歐元。除了營運開銷,包括廣告費和2000名員工的人事費,愛爾蘭分公司還付給Google的荷蘭分公司總計高達72億歐元的各項使用授權費。收支相抵之後,愛爾蘭政府可課稅的金額只有1680萬歐元。

Google荷蘭分公司會把從愛爾蘭分公司收到的款項再以付使用授權費的名義,寄到Google愛爾蘭分公司在百慕達的行政管理中心。在百慕達是毋需繳納企業所得稅的。

報導指出,歐盟國家在稅務方面各自為政,所以跨國企業可取巧避稅。雖然若干歐盟國家希望針對這個問題有歐盟的統一規範,一些以低稅政策吸引外資的會員國卻不同意。歐盟所有與稅法有關的措施都必須得到27個會員國一致同意。

相關新聞
跨國企業高獲利 與現況脫節
谷歌新服務 跨國企業有福
跨國企業愛台灣 斥資永續經營
跨國企業聚焦巴西研發創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