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歌仔戲研究班「楊宗保與穆桂英」定裝

人氣 15
標籤:

【大紀元2012年11月16日訊】【本報訊】台美學校歌仔戲研究班今年學習三段折子戲:王寶釧中的「回窯」、唐伯虎戲秋香中的「鎖柴房」、楊宗保與穆桂英中的「逼婚」,現在正緊鑼密鼓的進行,希望在年底在台美學校公演。今年的裝扮特別的地方,除了王寶釧的傳統「北管裝」,另外穆桂英也有全新的裝扮。

穆桂英的裝扮為了要表現美感與兼具女將的英氣,特別在台灣訂做。內層用柔美粉紅紗,外層用一片一片銀色布象徵金屬作戰袍。帽子用象徵北方寒冷天氣的白毛皮做成,再加上兩支長長的雉雞毛,代表穆桂英是能征善戰的武將。

雉雞毛在京劇中叫「翎子」,是用白冠長尾雉炫耀尾羽做成。翎子一般五、六呎,上有一節節的花紋,稱「花」。翎子需取活野雞尾羽做才可以彎,而槍殺死的野雞尾羽是僵硬的不能做翎子,這次從台灣帶來時就是將長長的「活翎」盤成一個小圓包裝。隨著大量捕捉,野雞尾羽日益減少彌足珍貴,中國網站上一支七呎雉雞毛,要賣到三千三百人民幣。

台美學校歌仔戲研究班在前三年演過:甚細記、王魁負桂英、北地王三個大戲,今年選擇演折子戲是要回歸往下扎根的功夫。折子戲是本戲裏的一折(一幕),截取全本戲中的某一個戲劇元素,相對完整、相對精彩的故事情節,作為一次演出的劇目,等於是一齣戲的精華。

以前演大戲,人多戲多,學員只有練習自己演出的腳色,無法學習真正基礎功夫。如果說以前的大戲是看故事、看熱鬧,折子戲就是看門道。折子戲演起來比較短,但情節緊湊,技巧性高,對演員來說更要展現唱、唸、作、打的基本工展示演員水準,所以要花更多時間準備,敬請耐心期待。 ◇

相關新聞
亞特蘭大台灣商會網路安全及防詐騙講座
達美股東要求公司停止干涉工會組建
最高法駁回阿拉巴馬死囚重判請求
喬治亞港務局貨櫃吞吐量增長22%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