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三百年川越祭 都市祭禮完整版

容乃加 文/攝影

人氣 81

川越城,今日的琦玉縣川越市,俗稱「小江戶」,在日本江戶時代,川越城是川越藩主的城邑所在因而繁榮興盛。三百多年的歲月中,戰禍砲煙頻起,有幸它未遭受到戰爭災禍,仍保留多數歷史性的街道和寺院、神社和佛閣,年間約有620萬人的觀光旅客造訪。川越祭已經有360年以上的歷史,川越市以川越祭再現昔日江戶天下祭文化傳統的「都市祭禮的完整型態」而自豪。

川越祭傳承日本江戶時代的江戶天下祭的形式,加上川越獨具特色,發展出雅致的都市型祭禮而受到珍保,2005年,「川越冰川祭山車遊行活動(祭禮)」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家重要無形民俗文化財。

川越祭山車巡行江戶藏造老街。
川越市聞名的江戶藏造老街藏造建築,歲歲年年遊客在新舊之間穿流不息。

[[4]]

街頭人群聚睛彩車。

值得親歷 三百年的民俗祭典

幾百年來,川越市民享受城下町的繁盛,對當地的守護神冰川大神,非常敬奉。每年10月中旬,冰川神社舉行「例大祭」,緊接著「神幸祭」和「彩車遊行」構成川越祭的完整版。重頭戲的「山車」(彩車)遊行活動則在十月第三月週末日舉行。

川越祭山車(彩車)出巡盛況,構成川越祭的重頭戲。(圖:取自川越祭官網)

各町的山車會集在三百多年歷史的藏造建築舊城市區,入夜燈火絢爛。

入夜山車(彩車)燈火斑斕。(攝影:容乃加)
入夜點燈的山車。
將要入夜了,遊客越來越多,點燈的山車別有看頭。

「山車」遊行 歷歷在目文化畫卷

一台「山車」(也稱彩車)出巡的陣頭前後共有一、二百人,重達10噸以上。雕刻與刺繡各具擅場的「彩車」上,精巧的神偶人高高在上,絢麗、豪華、巍巍然地巡行在傳統藏造建築街道中,吸引著天涯各方匯聚而來的旅客目光。當彩車與彩車在古老的藏造街頭相遇,當陣頭引導各自的彩車相擦而過的瞬間,大規模的陣勢,令觀光客又期待又震撼。兩台彩車相遇時,彩車上的囃子班(有笛子1、鉦1、大太鼓1、太鼓2和帶面具的舞者1人)你來我往互相鬥趣、競賽,彩車前的「舞蹈陣頭」,手舞足蹈互別苗頭,山車陣和參與者高舉燈籠搖晃著歡呼著,聲浪傳遍城町、響徹夜空,此時,山車出巡達到了最高潮。

兩台山車在街頭鬥陣。
一台「山車」(也稱彩車)出巡的陣頭前後共有一、二百人。
一台出巡的「山車」重達10噸以上。
山車上囃子班的面具舞者。
彩車上的囃子班有笛子1、鉦1、大太鼓1、太鼓2和帶面具的舞者1人。
川越祭陣頭舞,手舞足蹈互別苗頭,帶動參與者最高的歡動能量。(圖:取自川越祭官網)

彩車巡行活動(祭禮)持續兩天,夜間的巡行只在週六日舉行,從週六下午延續到週日。期間,除了彩車之外,街頭的囃子戲班來助陣,各式各樣的街頭小吃也都大會集了。

名叫千手會的囃子班戴濟公面具的舞角。
今年祭典海報呈現的囃子戲舞角。
各式各樣的街頭小吃和遊客大會集。
青少年參與囃子班從小濡染傳統文化。
街頭一囃子班演出吸引觀眾情景。
川越祭活動中見到古早味糖偶零食小攤。

藏造老街上各行各業老店繽紛的特色,也讓人目不暇給。流連在新舊的跨度間,晃盪在民俗的氛圍中,向前走、向後走,……別是一番玩味。

川越祭彩車的木雕和刺繡都是傳統文化的斑斕表現,映現新舊傳承的時代意義。(攝影:容乃加)

川越市聞名的江戶藏造老街藏造建築前摩肩擦踵的遊人,向前走、向後走…。

@*

相關新聞
日本新奇蠶繭吊飾(一)
東京的中古傳說「照姬祭」
韓國「道人村」 恪守儒家禮儀
日本奈良西大寺大茶碗奉茶盛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