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中國婦女上外太空易 進政治局難

人氣 3

【大紀元2012年11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慕秋水編譯報導)回顧中國歷史,似乎送一個女人去進入太空環遊地球,容易過在政治圈佔據一席之地。

今年6月,中共官方媒體宣佈已經成功運送第一位中國婦女,33歲的空軍少校劉洋,到太空旅行。8日,中共高層十年一次的權力交接將揭開序幕,原本外界看好的國務院國務委員劉延東,中共第十七、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並未成為繼鄧穎超後,第二位女性中央政治局委員。

《美聯社》報導,在公眾場合,劉延東總是佩戴珍珠首飾,嘴唇塗上紅色的唇膏,笑臉迎人。她是一個67歲的化學工程師,主管教育、體育和文化事務。劉在中共高層的人脈極廣,中共官方媒體稱劉是一個勤奮的公務員,關心民眾的疾苦,並舉例說在今年5月,劉去醫院換上探視服,慰問因保護兩個學生避開迎面而來的巴士,因而失去雙腿的教師張莉莉。劉輕撫她的額頭,說:「你這麼年輕、美麗,從此以後你叫我大姐吧。」

中共的權力交接每十年一次。今年,劉是唯一的女性,有機會在中共的權力高層佔據一席之地;如果她願望成真,那她就創造了歷史。但是,想闖進清一色男性的中共政治圈,難過環遊外太空。

中共自從1949年奪取國家權力以來,還沒有讓哪個女人闖進最高層的決策中心——中央政治局常委。其間僅僅有兩位女性擔任過似乎能上升為國家領導人的前奏崗位——省委書記,但是即使號稱 中國「鐵娘子」的前任國務院副總理吳儀,也被25個中共常委把持的中央政治局拒之門外。

「潛規則」鉗制了婦女幹部
香港中文大學的歷史學家林和立認為,中共官員的升遷途徑往往由擔任地方要職開始,在本行業獲得上司青睞,逐漸掌管一個大城市甚或一個省,直至爬進樹蔭遮蔽、紅牆環繞的中南海。但是中國婦女想爬到這個位置很難,因為有些潛規則會讓人瘋掉的。林和立說:「想當一個大城市的市長或一省之長,你必須與他們同類,能喝很多酒、養情婦和腐敗,但是這種官場清一色男性的潛規則,鉗制了一些有希望入常委的婦女幹部。」

總部在北京的婦女權益組織的成員馮媛說:「製造一個中國女太空人相對容易,因為只牽涉到為國爭光;但是想讓婦女參政就是另一回事了。」據說中國政府劃出選舉名額,鼓勵婦女參政,但是好政策沒有落到實處。

馮媛目前在中國各地舉辦培訓講習班,一些願意在仕途發展的女性中共官員,向她抱怨中國政治中的「喝酒文化」和「性政治」都阻礙了她們的發展。有權勢的中共男性官員養一個或多個情婦是司空見慣,這種現象使的女下屬想獲得上司的重視,甚或跟上司共事而不招致懷疑都難。

一位任職國家機關副職的女幹部告訴馮,如果她去男上司的辦公室商議工作,男上司通常會站在門口跟她說話。如果他們不得不在他的辦公室辦公,他就堅持敞開大門。這是為了「制止謠言」,馮說:「如果你在每天的工作中都必須那麼小心,可以想像提拔一個異性有多難。人們會議論,會猜測他們的關係有多近。」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議會中任職的女性數量實際上已經下降,中共黨員中1/4還少的人數是女性。此外,女性通常被安排從事「女人的工作」,如計劃生育或公共關係。

2009年,擔任省部級領導職務的女幹部只有11%的比率,市級和市屬各部門的女幹部比率是13.7%,縣級女幹部比率是16.6%。只比2000年的統計資料稍高一些,那時的比率分別為8%,10.8%和15.1%。

在共產黨統治的初期,毛澤東、林彪和周恩來的妻子都在政治局佔據職位,但她們並沒有為其他女性參政鋪平道路。毛澤東的妻子江青,搞了一系列的整人活動,等到1976年毛澤東逝世後,她被以反革命罪判處死刑。雖然有些人視江為有權力饑渴欲,因當引以為戒的女人,江聲稱她只是奉命行事。「我是毛主席的一條狗,他叫我咬誰我就咬誰。」

香港大學歷史系教授周遜認為,前共產主義的歷史很少提及有抱負的女政治家,而滿篇史冊都是詭計多端的後妃怎樣通過色誘皇帝奪得皇權,因此這種歷史觀影響至今。從歷史上看,女性往往被視為麻煩,總是同王朝的垮臺相聯繫。統治中國的最後一個女人是慈禧太后,死于1908年。她被後人記住的是她抵制改革,並且使中國對日本和西方列強軟弱無比。

中共當局打壓女權運動
今天,共產黨打壓民眾自發選舉的政策,也抑制了要求同工同酬或更多女性參政的讓婦女們走上街頭抗議的女權運動。而且,中國有幾個民間成立的探討婦女問題的網路論壇,其中的Feminst.cn一再被當局關閉。

外界認為劉延東是入政治局常委的首選,但也有一些其他女性可能入常,其中包括反腐督查官員馬馼和福建省委書記孫春蘭。自1949年以來孫春蘭是第二個當省委書記的女人。

布魯金斯學會中國政治觀察員李成(Cheng Li)說,她們當中的一個或二個人如果真的入了政治局,那可就破了天荒了。但他說,他希望在未來10-15年,有更多的女性進入政府工作,因為年輕婦女比她們的母親接受了更多的教育,和享有更多的社會自由。

馮媛說她已經注意到有更多的女性試圖作為獨立候選人,進入地方政府工作,這表明政治意識的覺醒。馮說:「我們應該對我們的問題更大膽些,而不是只問為什麼沒有女常委;我們應當問為什麼沒有女性競爭中共中央的黨委書記或總理。」

(責任編輯:林文)

相關新聞
辛素:不要忽視中國政治的「第五種力量」
中國政治海嘯觸發亞太不穩 美國加速戰略轉移
外媒看「七‧一」大遊行 香港是中國政治變革催化劑
揭秘:中國政治犯悲慘地獄--秦城監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