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新護照再引紛爭 亞洲四國商對策

人氣 4
標籤: , ,

【大紀元2012年11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東南亞的最高外交官警告南海爭端有風險成為「亞洲的巴勒斯坦」,惡化成暴力衝突,在國家之間劃上尖利的分界線,令整個地區不穩定。外媒報導說,印有爭議地圖的中國公民的新護照,激發了新一輪領土紛爭角力。菲律賓,越南等四國已經決定共同商討對策。外國專家也指出,專制國家的外交政策缺乏民意的反饋和制約。

金融時報:南海可能演變成亞洲的巴勒斯坦

《金融時報》11月27日報導說,即將離任的東盟秘書長素林•比素萬,告訴金融時報,亞洲在進入近年來它的「最緊張」時期,隨著崛起的中國大膽宣示整個南海的主權,並跟菲律賓,越南和其他國家發生衝突。

比素萬說,「我們不得不小心一個事實:南海可能演變成另一個巴勒斯坦。」如果各國不試圖努力化解,而是加劇緊張局勢的話。

隨著中國在經濟上和軍事上越來越強大,北京已經在南海主權宣示上已經變得更加自信。南海擁有巨大的石油和天然氣儲藏,大型漁場和關鍵的全球貿易通道。

護照地圖促亞洲四國共同商討對策

《時代》雜誌11月26日報導說,中國的領土紛爭不是一個新鮮話題,但是北京發現了一種新方式來激怒它的鄰國—中國公民的新護照。新護照包含著一張地圖,其中把高度爭議的南海劃歸中國,激起了鄰國擔憂如果在護照上蓋簽證,將被視為對中國領土宣示的默許。

這張地圖以簽證頁上的水印形式出現,上面的虛線把中國主權延伸到南海,擁有豐富石油和天然氣的寶地,其中有幾個激烈爭議的地區,其中最重要的是台灣,中國視之為一個叛離的省份。

台灣立刻譴責中國護照「無視現實」。美聯社報導說,越南堅持要求北京除去「錯誤」的圖片,美國之音報導說,越南拒絕在爭議地圖上蓋簽證以讓北京得逞,它說它將發放一張單獨的紙作為簽證。

這個侮辱事件也促使越南,馬來西亞,文萊和菲律賓四個海岸線接壤南海的國家12月份召集一個會議來討論這個問題。美聯社報導說。

衛報報導說,也跟中國發生領土糾紛的印度,發現新護照「不可接受」。新德里回擊,在中國護照蓋上一個它自己設計的地圖,宣示中印邊界的爭議地區。

跟中國幾十年來就釣魚島發生爭執的日本,這一次出奇的安靜。根據金融時報,日報政府查看了有爭議的地圖,但是決定置身事外。爭議島嶼如此的微小,以至於在中國護照地圖上根本看不到。

彭博社報導,北京迄今的反應是,鄰國們不必要對號入座。「中國護照上地圖的輪廓不是針對特定國家。」中國外交部說。

衛報:專制國家的外交對策缺乏民意制約

《衛報》報導11月27日說,一張小小的地圖就可以製造地區外交糾紛。這張地圖出現在中國新版護照上,聲稱中國擁有整個南海,但是台灣,菲律賓,越南,文萊和馬來西亞都聲稱擁有南海的一部份。爭議的內容還包括中印邊界和兩個台灣旅遊景點。

菲律賓,越南,印度和台灣都強烈抗議裝有「微芯片」的護照,它迫使鄰國在這些爭議地區表達立場。

澳洲莫納甚大學東亞研究教授布魯斯•賈考布(Bruce Jacobs)說,這張地圖凸顯出中共日益大膽的宣示爭議領土,他還說,中國缺乏自由媒體等制度來制約它的外交政策。

美國和中國在南海角力

金融時報報導說,面對重新崛起的北京,美國採取重返亞太的外交政策,跟它的老朋友比如緬甸和越南建立更密切的戰略和軍事關係,美國也擔憂該地區潛在的中共霸權的後果。

受到這兩個強國的擠壓,東盟國家將面臨日益增大的選邊佔的壓力,除非他們可以團結起來,比素萬說。他是泰國外交家,在擔任東盟秘書長五年之後,將在下個月卸任。

他爭論說,南海局勢惡化是「中國內部動態」的結果,因為最近領導層的交接,中國日益繁榮,以及振興國家的民族情感,北京注重堅持它的主權和領土。

東盟陷入分歧

金融時報報導說,東盟是亞洲唯一的安全事務高級論壇,今年陷入分歧,因為柬埔寨,北京的密切盟友和輪值主席,損害了菲律賓和越南對如何應對北京自信立場形成共識的努力。

比素萬認為,避免衝突的最好希望是,東盟和北京在具有約束力的行為準則上達成一致,這將阻止各國為了支持他們的領土申明試圖奪取島嶼,油田和漁場。

但是這個目標很難達到,因為亞洲的政治機構和爭端解決機制仍然是非常欠發達,相對於該地區不斷增長的經濟實力。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組圖:「中南海第一保鏢」貼身護衛胡錦濤
江澤民秘書洩密:鄧病危7常委化妝出中南海
破「老人干政」 18大後江澤民中南海辦公室將被撤
【周曉輝】:歐盟資助器官移植調查 中南海心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