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人民幣兌美元20次漲停 仍有升值壓力

【大紀元2012年12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高紫檀綜合報導)自今年10月底開始,人民幣升勢強勁。截至12月3日的28個交易日,中國大陸即期匯率市場中,人民幣對美元匯率25個交易日觸及漲停,創下自匯改以來新記錄。期間,11月份的22個交易日中,人民幣有20個交易日對美元觸及漲停。

人民幣對美元持續升值引發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有專家預測,人民幣存在再升值2%的壓力。

為限制人民幣匯率的波動,中共央行每日設定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從2012年4月16日起,央行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日內波幅限制從0.5%增至1%。外界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上漲至每日中間價的1%稱為漲停。人民幣連續漲停意味著市場對人民幣有著強勁需求,或預期人民幣升值。

數據顯示,從10月25日首次觸及「漲停」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價從6.24升至6.22左右,累計升值約0.4%;中間價從6.3047升至12月4日的6.2885,累計升值約0.26%,而自7月25日中間價觸及年內低點6.3880元以來,人民幣迄今已經上漲2.7%。

人民幣即期匯率近段時間連續觸及漲停,引發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一致預期。

《中國證券報》報導,中國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傑認為,長期來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還將上升,目前中間價保持穩定,這也使人民幣存在升值2%的壓力。但美國財政懸崖、歐洲債務危機等不確定事件的發生,都可能對人民幣匯率產生影響。

對於人民幣迅速升值的原因,不少分析人士認為,這是自美聯儲9月份推出QE3後,熱錢衝擊導致。但中共官方稱,目前的統計數據尚不支持熱錢流入中國的判斷。

此外,用殘差法簡單計算,熱錢流出中國跡象明顯,10月份流出的熱錢逾300億美元,並且是連續7個月淨流出。

四個月前,人民幣還在持續貶值,且貶值幅度一度接近2%。一些市場人士認為,在前期人民幣貶值預期之下,市場主體手中積累了大量的美元;而一旦人民幣匯率預期轉向升值,大量美元賣盤湧現,進而推升人民幣「漲停」。

渣打(中國)金融市場部外匯交易主管傅慶接受《第一財經日報》採訪時表示,近期人民幣匯率的持續漲停主要是因為市場的多次漲停板引起了一些企業的恐慌性買盤,從而形成惡性循環。這其中就有不少企業幾個月前聽信人民幣要貶值到6.5、6.6的謠言導致該結匯時不結匯而一直拖到現在。

儘管央行中間價有所升值,但始終未觸及今年5月2日創出的高點6.2670。

華東某銀行一位外匯交易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央行的中間價定價耐人尋味,人民幣近期強勁走升,雖然央行順勢把中間價定得高,但並未突破年內高點,說明央行不希望讓市場形成人民幣升值預期,給出口企業壓力,決策層仍希望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

聯絡本文作者請發郵件到:gaozhitan@gmail.com。

相關新聞
人民幣匯率戰將導致中共解體
人民幣匯率走高  專家預測今年或升3%~6%
資金避險撤離中國  人民幣兌美元連現跌停
人民幣兌美元創18年歷史新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