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就業創利多 美獎勵製造回流 經濟界質疑

人氣 6

【大紀元2012年02月04日訊】美國週五官方報告顯示,在一月出現了新工作驟增和失業率降至三年來低點的情況,數據均優於預估,顯示去年第四季的經濟增長勢頭已持續到今年初。

今年是美國總統大選年,經濟扮演重要的角色。白宮說,週五的報告顯示經濟正在復原。共和黨競選人總是喊著經濟增長緩慢和失業率高企,企圖以此訴求選民換掉奧巴馬,並贏得國會席位。

奧巴馬積極獎勵美國製造業回流

奧巴馬今天表示,就業數據顯示,經濟正在加快復甦。他還用數字敦促國會通過延長新資減稅和失業救濟金,要國會議員「不要搞砸了正在復甦的經濟。」

奧巴馬連任的希望部份取決於選民是否認為就業情況正在改善。共和黨對手羅姆尼一直批評他三年來的總統任期,經濟管理仍然疲弱。

在國情咨文中,奧巴馬宣示重建美國製造業就業市場的決心,釋出一系列包括貿易執法措施、營業稅減免與勞工培訓計劃在內的政策。

美國勞工的薪水或許相對高昂,然而中國、巴西的薪資水準卻也急速拉升,加上昂貴的能源價格助長運輸成本;此外,製造業者認為美國勞工在生產高品質貨物的表現相對優異,何況美國本土就是精密商品的主要市場。

凡此種種,皆是過去幾年企業將製造業工作從海外移轉回美國的因素,這種發展稱為「靠岸(on-shoring)」。通用電氣公司已決議把熱水器生產線從中國遷回肯塔基州,自助服務機、自動提款機製造商 NCR 也在喬治亞州開闢工廠。

美國製造業主到底從海外轉移了多少職缺返回美國一時還難以估算,不過MFG.com 於11月的調查可窺端倪,20% 製造廠商表示將從「低成本」國家移回美國,比起2010年初的10% 增加不少。

冀望製造業與出口支撐增長

《紐約時報》報導,白宮堅稱製造業具有開創新型工作的巨大潛力,比之30、40年前裝配生產線需要更好的技術、並且提供更多的薪資;並強調即使只是適度誘因都可改變頹勢。

為了達成目的,美國政府推出一項包羅萬有的計劃:調降「美國本土製造」的商品貨物稅、取消海外生產企業的減稅優惠、提供高科技產品製造商雙倍的課稅減免、擴大勞工培訓計劃、建立新的專責小組以更有效的推動貿易執法與智慧財產權。

美國政府宣稱,德國、日本、中國給予製造商更多賦稅優惠與金融資助。美國進出口銀行主席赫緒伯格(Fed P. Hochberg)形容,這些國家親密擁抱製造廠商,「而我們與他們仍保持一定距離。」

赫緒伯格認為,支撐製造業與出口應該有助維持經濟增長。「過去30年來,我們的經濟增長仰賴美國消費者,」他說,「不過現在我們觀察到,新興經濟體因投資基礎建設而帶來了明顯的增長。」而新興市場,就是美國企業應該銷售產品和專業知識之地。

經濟學家質疑獎勵製造業, 謂改善基礎設施及增進教育是根本

經濟學家表示,政府官員的從旁獎勵可以維持此趨勢,不過他們也警告,奧巴馬的就業計劃不太可能直接反映在就業增長上,而且很多企業也仍然選擇在海外聘雇成本較低的勞工。

報導中引用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所長柏格斯坦(C. Fred Bergsten)的話說,製造業越來越強調效率,意味企業所需的勞工越來越少。美國製造商2010 年的生產物品數量與10年前相差無幾,不同的是,勞工短少了600多萬名。柏格斯坦認為,在海外建立生產基地對許多跨國企業而言仍是主流。「你是在企圖逆轉兩大趨勢」他說。

有些經濟學家也質疑華府是否該向製造業伸出援手。

「製造業工作將會激增,這完全是無稽之談。」哈佛經濟學者卡茲(Lawrence F. Katz)指出,改善美國基礎設施以及增進教育才是創造中產階級就業更有效率的方式。

(責任編輯 王樺)

相關新聞
美國製造業活動增加
美國經濟好壞參半
專家調查:2012美國經濟穩中透堅
美國製造業數據利好引致澳元上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