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作態獻媚權貴 報告歸咎校長

人氣 31
標籤: ,

【大紀元2012年02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道)香港大學818事件的獨立調查小組完成調查報告,指百週年校慶的典禮安排讓公眾留下一個向權貴獻媚的印象,校長徐立之等人要對事件負上責任。報告並遺憾警方以不必要的武力將學生推入後樓梯。有校友認為,本次事件應該引起各有關方面警醒。

檢討小組用了5個月完成150多頁調查報告,星期五(3日)港大校務委員會商議約兩小時後,宣布接受報告。報告指出典禮安排讓公眾留下一個向權貴獻媚的印象,令很多人質疑港大是否仍堅守核心價值,即自由、開放和多元化,並認為校長徐立之和統籌典禮的教務長韋永庚要為這一系列的判斷錯誤和行政失誤負上主要責任。但由於報告已經對他們作出公開譴責,加上事件不涉及誠信問題,建議不懲處他們。

這一系列錯誤,包括校方在典禮的安排上,中共副總理李克強坐在台前中間最顯眼位置,猶如君臨天下,所坐的嘉賓椅( Guest Chair)又與俗稱「龍椅」的校監椅相似,小組認為這個安排不恰當,「因為這會令人產生錯覺,以為大學未能掌握自主權」。同時,於 87至 92年任港督的衞奕信勳爵當日以英國的大學代表身分列席和致詞,小組認為他身為主禮嘉賓之一,卻被編排坐於第二排旁邊位,「明顯極不恰當」,建議日後同類典禮,大學最高層應坐在中央位置。此外,報告批評港大挑選校外來賓名單的準則過於狹窄,將觀眾席的最前二行預留給富商,也給人港大只關顧主要捐贈者的印象,當日席中包括李嘉誠、李兆基、何鴻燊等富豪。報告建議大學應制訂及定期檢討禮儀規格,如應考慮安排一名學生代表坐在一個顯要位置上。

台上座位編排由教務長韋永庚負責。報告揭示他於去年 7月初提出讓港大深圳項目辦公室總監倪啟瑞加入校慶小組,報告指他最先提出讓李克強坐中間,認為台上需要一個焦點,因而選擇嘉賓椅給李克強坐,因它「漂亮和有歷史韻味」。
[[4]]

2011年8月18日,中共總理李克強到訪港大百週年校慶典禮,學生們舉行示威請願,但在嚴密的保安措施下,被擋在遠處。(攝影:潘在殊/大紀元)

在保安方面,報告認為,警方當日派大批警員進入大學本部,並沒有充分考慮行動敏感性,令學生和職員日常活動受阻,損害了大學自主權。大學跟警方商討過程中未更努力堅守大學自主權和核心價值,事前亦未釐清警方在校園內的行動規模和範圍,導致有學生被警方推入後樓梯,而警方也使用了不必要和不合理的武力。港大818事件檢討小組成員陳文敏表示,對於學生李成康是否被非法禁錮,報告沒有定論,因為警方及其中兩名學生,都不願意提供太多資料。

校長徐立之對報告表示接受,回應說:「我很願意接受這些批評和做得更好,但我不想見到同事見到這些指引和規劃的時候,就只是按章工作,少做少錯,不做不錯,在這樣的情況下,港大是沒有前途的,我不希望這樣,我更希望同事,在這種情況下更加加把勁。」對於是否在本次事件中當代罪羔羊,徐立之沒有回應。

被喻為代罪羔羊的港大校長徐立之表示接受批評。在818事件發生後,港大宣布徐立之今年8月約滿後不續任。(攝影: 潘在殊/大紀元)

報告中認為,沒有證據顯示大學刻意向權貴獻媚,亦沒有證據顯示中聯辦、內地部門,或特首辦有施壓。

專程前來聽報告的港大校友、時評家程翔表示,對權貴獻媚的風氣,一早就在香港大專院校內蔓延,本次事件應該引起各方警醒:「今次不應該去追究某個人的責任問題,而是以今次事件為一個警醒,去提醒大專界、大專院校,乃至整個香港社會。」他續說:「我覺得這件事不僅是對港大,乃至對整個香港社會而言,都是有很重要的價值,就是告訴全體市民,我們港大有這個責任去捍衛香港的核心價值。」

多位立法會議員則表示不滿。出任港大校董的立法會議員李卓人反駁指出,報告判定李克強和衞奕信座位安排不恰當,「除了獻媚,還有甚麼理由?不恰當背後就是獻媚,(報告)這樣講很難服眾」。他又指出,曾蔭權典禮前幾日親到港大視察,又派特首辦人員跟進,肯定會給港大壓力。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張文光也認為港大無法洗脫獻媚指控:「同樣兩個嘉賓,李克強坐龍椅(嘉賓椅), 衞奕信坐第二排末座,本身就是證據,港大重視中央官員、貶低殖民地港督。」

此外,報告中接納程翔的意見在校內豎立「港大永遠是言論自由的堡壘」石碑以示警惕,他說這是報告比較欣慰的部份,「就是文武百官在學術面前,在學術殿堂面前請你要懂得謙卑,不是權力大就是最大,今次整個過程彌漫一種官本位的思想作祟,為什麼會產生官本位這值得大家去思考。」

(責任編輯:古容)

相關新聞
李克強訪港大   校園被封鎖港人抗議
港大校長向學生道歉:李克強不請自來
抗議李克強 港大生被警推倒 徐立之:不能接受
學生抗議李克強受阻 港大道歉重申自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