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健品中介騙審批 偷梁換柱全程造假

人氣 5
標籤: ,

【大紀元2012年04月09日訊】為取得政府審批認證的保健食品標誌「藍帽」,北京中介機構採用「偷梁換柱」的申報手法,全程造假,為申報企業提供一條龍服務,從配方到加工全程負責,保證申報企業拿到「藍帽」的同時,他們獲取巨額黑色利益。中共衛生部中國保健協會官員明確知道中介行業黑幕完全屬實。

中介機構: 「賄評委」

《經濟參考報》報導,「藍帽」是政府相關主管部門審批認證的保健食品標誌。獲批的保健食品企業,在對外銷售的產品外包裝標注「國食健字」字樣,為天藍色,呈帽形,俗稱「藍帽」。

一批頂著「藍帽」的不合格保健食品,是如何得到「藍帽」審批認證的?

中介「北京科爾天使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的張某稱:「我們申報的絕對能通過,因為申報前,會找好多參加保健食品審評的權威專家。」就算需求者甚麼都不懂、一竅不通,他們也能幫忙從配方做起,原料購買、樣品加工都由其負責。

編材料「偷梁換柱」申報

張某表示,除了配方,她還負責整理上百頁的文字申報材料。「為順利獲批,申報材料當然和實際生產所用的不一定符合。」此乃「偷梁換柱」的申報手法。

這種「偷梁換柱」的申報手法在「北京康維安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也得到驗證。當經濟參考報記者帶著從網上購買的兩種國外保健食品樣品,找到這家中介時,經該中介的市場經理黃某分析,主要含有四種成分,其中的「二甲基亞砜(一種化學溶劑)」屬違禁成分,不得添加。

「在申報時可不寫這種違禁成分。」黃某「點撥」說,「生產線也不用改,因為申報配方我們會『整理』成合格的。」

「公關」確保 給審評專家紅包

搞定申報材料,中介還要在樣品生產、審核環節「做文章」。「樣品送檢」也是關鍵一環,中介會通過「公關」確保不出意外。「一旦產品有問題,試驗過不去,做做公關,改改數據,能做到。」「康維安」市場經理黃某說。

得到「藍帽」認證的最後一關是專家組審評會,由相關主管部門從專家庫中抽取組成的專家組,投票決定企業的「藍帽」認證。張某信誓旦旦地表示,她所在的中介「有關係」,審批結果甚麼時候出來,會知道「內部消息」。「如果申報材料有問題,給審評專家發紅包就會很多。」

上述兩家公司的官方網站均發佈:「本公司與各級藥監部門及檢驗機構建立了良好工作關係」等內容。

「業績」不凡 衛生部官員明知全程造假

「北京科爾天使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稱,曾成功為國內外企業代理申報保健食品項目近300個;而「康維安」在近8年中成功代理申報進口「藍帽」產品48項,占相關主管部門同期審批總數約四分之一。

衛生部中國保健協會相關負責人稱,中介行業黑幕完全屬實,保健食品審批從樣品生產到機構檢測,再到申報材料、試制現場核查,直至最後的專家評審,全程造假。

「黑洞」造就灰色利益鏈條

「藍帽」審批的背後,存在著一條從申報企業到中介機構、再到審批單位(監管部門)的利益鏈條,有著巨額利潤空間。申報企業每通過中介機構成功獲得一頂「藍帽子」,就要向其支付十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的「技術服務費」。有些中介機構的老總一年能掙幾千萬元,「錢從審批申報服務中來。」

除靠代理申報服務牟利外,中介機構還通過自身「造血」獲得批文。他們可自身開發保健食品配方、自行向監管部門申報,獲得「藍帽子」後,轉賣批文謀取更多利潤。

據「康維安」公司的黃某介紹,一種具有增強免疫力功能的「藍帽產品」的產品批文,常規售價為35至40萬元。

國家食藥監局數據庫顯示,「科爾天使」和「康維安」兩家中介機構自行申報的大部份產品的確獲批「藍帽」標誌。

(責任編輯:方曉)

相關新聞
假藥舉報者在京上訪慘遭毒打 被拘14天
三鹿醜聞:中國毒奶何以如此多
假冬蟲夏草湧入上海  長期服用可能致毒
調查顯示:中國人寧信感覺不信官方數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