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菁英份子將眼光投向海外

人氣 3

【大紀元2012年05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韓山綜合報導)中國4月份宏觀經濟數據不佳,而更讓市場憂心的是一系列先行指標「慘不忍睹」:發電量幾乎零增長、水泥產量增速繼續回落、工業增加值不及預期和前值、汽車銷量環比繼續下滑…,外圍市場仍持續低迷,經濟前景未見曙光。中國菁英份子為了避開未來的不確定因素,也開始將眼光投放海外。

中共國家能源局5月14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中國全社會用電量達3,89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74%,增幅比3月份回落3.26%,創下自2011年1月以來連續16個月的新低。

4月份數據顯示,出口、投資、消費三駕馬車均低於市場預期。外需疲弱,基建投資未能大面積開展,房地產投資下滑且影響擴散至消費層面,二季度GDP破八已成定論。出口形勢不樂觀,固定投資減少,企業盈利下滑,外資撤退等方面也印證了中國經濟正處於衰退過程中。

金銀島宏觀分析師張志斌表示,用電量一直是反映國民經濟的「晴雨表」,中國今年的GDP增速調低至7.5%,在宏觀經濟面增速下滑的情況下,工業電力消耗也在同步放緩。

中國的經濟崛起於廉價勞工(甚至是血汗工廠)的出口導向模式,博時大中華亞太精選基金經理張溪岡指出,歐債危機近期又有惡化的跡象,美國摩根大通銀行爆出了20億美元的交易損失,市場情緒在惡化,市場仍然面臨著下行風險。由於歐債危機影響,近幾個月中國對歐盟出口增速大幅放緩。

分析家指出,這個依賴外銷的國家亟需找到經由激勵內需以帶動成長的新方法,並幫助平衡危險傾斜的世界經濟。

資金外逃向下蔓延

去年底,海外財經媒體就相繼報導中國資金出現外流,富人攜大量資金外逃的現象。而大量資金撤離中國與高幹子弟和中國富豪們無安全感有直接關係。中共當局對資本外流也曾發出風險警示,如今中國菁英份子也開始將眼光投放海外。

英國《泰晤士報》上星期五(5月18日)一篇報導,形容中國經濟開始出現問題,許多精英人士正在把展望未來的目光投向海外。

該報報導了一位在法語學校學習外語的學生,描述了中國年輕人對經濟前景不確定性的擔憂。

該名學生說,「學習法語是一種保護。中國正在變化,領導層要在今年換屆。許多人感覺到,即便是在一個經濟高速發展的國家,也需要有多種選擇應對不確定性。」

最令人不安的數據是上個月家庭儲蓄額的大幅下降。許多本應存在中國銀行的資金被用來購買海外資產。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包括,中國對購買國內房產的限制政策以及存款利息無法抵消通貨膨脹的影響。

一位中國問題專家表示,資金正在離開中國,銀行缺乏用於放貸的資金,這將影響刺激經濟增長的能力。

報導發現,最令人擔憂的並不是資金外流的問題;這些學習法語的學生,除了想在職場上增加競爭力外,還有許多人,尤其是有錢人,也希望在必要的時候,能前往世界的其他地區,如增加獲得加拿大魁北克護照的機會。

相關新聞
深圳法制報突遭停刊  員工抱頭痛哭
【新紀元】華明:中國白領成「號哭族」
謝田:富人外逃給中國帶來的影響
調查:憂生活品質 半數中國富豪想移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