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有限 學無限 教師的教學藝術

張天泰(台灣/ 大學講師、文字工作者)
font print 人氣: 55
【字號】    
   標籤: tags:

美國教育思想家杜威(J.Dewey)在《藝術即經驗》中曾說過,要擁有一個完整的經驗,需要滿足「從不清楚到清楚」、「從不鮮明到強烈鮮明」、「從不客觀到能感受似乎是客觀的經驗」這三項特點。

符合此三項特點的經驗,通常伴隨著愉悅與美好的感受。

我也將這三項轉化做為我過去進行國文與寫作教學經驗的反思起點。

從老師中心到以學生為主體

初執教鞭的時光,我總喜愛使用以教師為中心的闡述式教學法,我的教學姿態是權威不可侵犯的,最常對學生說的句子,除了一般老師倒背如流的「畫線、重要、這會考」外,就是「這句文言文解釋,同學懂不懂?」到後期,累積了一些教學經驗,便大膽嘗試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重視和學生互動的教學法。

我常希望透過課堂中與同學間看似「無厘頭」、「搞笑」的輕鬆哈啦的過程中,讓學生練習說出自己對於課堂知識的學習體會,而我再見縫插針地適時引導,讓學生覺得有趣、愉悅,有互動參與感。

「教」與「學」經驗融合為一

在教學過程中,不論在「事前備課」的教學大綱、課堂討論主題或者是「上台教學」與學生互動的每個時刻,以及事後反思教學行動過程中,我都會反思我所採取的教學策略,其內在目的是什麼?我當下又感受到什麼?嘗試讓自己在「教」與「學」的經驗融合為一。

創作中有欣賞 欣賞中有創作

教學的後期階段,我更想把教學當作一種藝術,也就是一種創造,在以學生為主體教學法的師生互動中,不再過分的控制教學流程。學生的反應有時是驚奇的,有時是充滿想像力的,但也有時會感受到失望與挫折,但這樣的經驗不管好與壞,正向與負向,我都把它當成是一種教學經驗的創作。無論好、壞經驗皆可反思欣賞,再從過去的教學創作經驗中,透過欣賞的過程獲取新的教學靈感,讓教學藝術創作成為一種生生不息的動態式正向循環。

教師教學確實是一種完整的,具有美感的「教有限,學無限」藝術創作活動。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華府日報記者楊飛編譯報導/以英文作為第二語言(teach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簡稱ESL)的教學方法在過去10年裡已有巨大的改變。
  • 澳總理何華德希望聯合志同道合之士,改革在澳大利亞學校中的現行歷史教學方法。
  • 南加州中文學校聯合會首次與美國大學委員會合辦的AP中文教師研習,27日於橙縣查普曼(Chapman)大學舉行一日講習會,共有80位中文學校教師參與講習課程,讓有意擔任AP中文課程的老師,更進一步瞭解AP中文課程的選材與教學方法。
  • 據教師們說,衛星正在改變科學的教學方法。學生們可以經由衛星看到從太空傳送回來的圖像和研究資料。“衛星教育工作者協會”最近在美國的洛杉磯舉行了年會,有很多科學家和教師參加。
  • 基本概念的建立。M2的教學從孩子們的好奇心為起點,引導他們探索數學概念,鼓勵他們積極思考,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從而建立牢固的數學基礎。
  • 「識字」是將字形、字音、字義建立聯繫建立統一聯繫。由上述心理學研究的三種取向由下而上模式(bottom-up model)、由上而下模式(top-down model)、交互作用模式(interactive model),大概可發展出分散式字教學法、集中識字教學法及平衡教學法三種方法。
  • 智勝學院6/9日開始上課,雖只短短一星期,許多學生不但不排斥,且天天抱著愉快心情學習新課程,家長也很驚奇是什麼原因使孩子們喜歡上智勝?好的老師,是教室裡的奇蹟,可使孩子變成熱愛學習的天使,加上學生互動關係良好把教室變成溫暖的家,學生在智勝有種置身第二個家的感覺,這種感覺只有自身體會難以言傳;老師批閱學生文章是師生間心靈的交流,廖偉強老師下午的繪畫課更是學生的最愛,幾位數學老師更是見真功夫,是培養眾多數學優秀生的推手。生物,化學、物理老師的敬業教學無出其右。
  • ( 大紀元記者戴安、欣虹採訪報導)新西蘭梅西大學教育學院的研究員表示,最新的國際調查發現,新西蘭學生的閱讀水平呈螺旋式下降的趨勢,而新西蘭政府卻不重視改善目前已不適用的教學方法,教育專家因此呼籲恢復傳統教學方法。
  • (大紀元記者伊鈴多倫多報導)2011年全加華文教育會議擬探討新的華文教學方法。11月13日,全加中文學校理事會在士嘉堡召開理事會后,透露了這個消息。
  • 最新調查顯示,傳統教學方法在愛爾蘭小學中仍佔據主導地位,而小組活動(group work) 或主動學習(active learning)相對較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