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東北短期推150公頃住宅地

人氣 8
標籤: ,

【大紀元2012年06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黃靜榮綜合報導)香港政府正就新界東北新發展區進行第三階段公眾諮詢,研究短期內釋放約150公頃土地,並建議擴大地積比率,以增加建屋量,預料可興建逾5萬個單位,容納15萬人口,當中逾四成為公屋。政府亦會將東涌新市鎮擴大近290公頃,目標人口22萬,較現時多近兩倍。

發展局本月至8月就新界東北新發展區進行第三階段諮詢,當中包括古洞北、粉嶺北及坪輋打鼓嶺3個新市鎮,面積有700多公頃,其中150公頃短期內可供興建住宅。當局並建議擴大古洞北及粉嶺北的地積比率,令可建屋量增加8千個;連同坪輋打鼓嶺,合共可興建5.38萬個住宅單位,容納15.1萬人口;當中四成三是公屋,約23,000個集中在古洞北和粉嶺北

不過,3個新發展區中,有逾五成土地屬於私人擁有,預計要花費400億元收地,1,700戶非原居民受影響。政府會先收地、規劃土地用途,再批出發展,避免有村民被發展商逼遷。收地工作預計在2017年完成,首批居民可在2022年遷入,2031年完成所有發展。當局又建議設立塱原自然生態公園,用來補償新發展區所損失的10公頃濕地。

至於觀塘的安達臣石礦場,亦預計可提供8,600多個住宅單位,私人單位佔八成,即6,900多個,主要興建中小型單位,平均單位面積大約645平方呎;其餘1,700個為新居屋,平均面積超過500平方呎,合共可容納2萬3千人居住。項目亦包括興建佔地17公頃的石礦公園,以及石礦博物館。發展局將於6月下旬至9月下旬,就安達臣道石礦場土地規劃研究進行第二階段諮詢。

東涌擴展 目標人口22萬

另外,除了新界東北,政府亦會將東涌新市鎮擴大近290公頃,目標將人口增加至22萬,即比現在多近兩倍;並預留土地,可能發展主題公園或康樂用途。但東涌現有的自然環境、歷史古蹟、風水林及通風廊,可能會限制日後發展,政府要先完成考古地點研究才能推出土地。

政府預計,東涌新市鎮擴展研究要諮詢公眾30個月至2014年;第一階段為期2個月,到今年8月中。擴展計劃一旦落實,預期2017年動工,2020年興建房屋。

對於政府計劃大規模發展東涌新市鎮,7個環保團體昨日發表聯署聲明,關注東涌河及東涌灣地區的填海計劃。他們批評政府未全面評估環境和生態價值,便提出工程上的規劃,擔心會破壞區內的生態系統。

環保團體指,東涌河和東涌灣海岸整個流域,有馬蹄蟹等珍貴物種棲息,還有至少70個蝴蝶品種,具重要生態價值;東涌河河口亦有一片非常珍貴的紅樹林。他們促請政府終止東涌餘下發展規劃,重新做環境評估,再作土地用途的規劃。◇

相關新聞
你知道嗎?房子也有使用期限
發展局長林鄭月娥提終結丁權構思
當局計劃5年投250億重建
「敏感日子」23條「大派用場」 港府兩週拘至少10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