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峰會閉幕 中共靠金錢和「假裝」維持關係

人氣 40

【大紀元2012年06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金睛報導)6月7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發表新聞公報,宣布上合峰會的閉幕。峰會強硬反對聯合國對包括伊朗和敘利亞在內的國家施以軍事干預壓力,中共再次敦促在中亞地區嚴打「三種勢力」。同時中共大展金元外交,決定向上合組織成員國增加提供一百億美元貸款,稱要把「上海合作組織建設成為和諧和睦的家園。」

然而外界分析,中共的許多援助帶有附加條件,不僅令成員國憂心,而且中共倡導的以反恐為名,打擊分離主義的做法也為外界所詬病。俄羅斯媒體更稱,上合組織主要成員國,中國和俄羅斯的戰略夥伴關係的「假裝性」越來越明顯。

金錢外交 附帶條件

中共官媒報導,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7日說,為促進成員國發展,支持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經濟合作項目,中方決定向其他成員國再提供100億美元貸款。

今後3年,中方將為其他成員國培訓1500名專家。今後10年,中方將為其他成員國提供3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邀請1萬名孔子學院師生來華研修。

胡錦濤在本次會議的講話中指出,上海合作組織幅員遼闊,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巨大,因此各國應該利用上海合作組織這一平台,發揮各自優勢,推進務實合作;各成員國要努力建成鐵路、公路、航空、電信、電網、能源管道互聯互通工程;各國應該通過合作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

有評論人士說,中共的許多援助帶有附加條件。美國華盛頓哈德遜研究院(Hudson Institute)的政治與軍事分析中心主任、高級研究員理查德•懷茲博士(Richard Weitz)對美國之音表示,比如獲得援助的國家必須從中國購買產品,等等;中國也經常借錢出去修築公路和鐵路等設施,以換取那些國家把原料運到中國。中共從這些援助中應該說是嚐到了「甜頭」。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高級國際關係研究學院的學者莎拉•藍高爾(Sarah Lengauer) 在研究報告《中國外援政策:動機與方式》中指出,根據自己喜歡的條件來增加對最不發達地區的援助;中共在這些國家中最為突出。

藍高爾在報告中稱,中國對外援助的動機有二,一是經濟上瞄準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二是推動地區和全球層面上的政治利益。

在2009年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上,胡錦濤也曾經宣佈向各成員國提供100億美元貸款。

6月8日,中共與阿富汗發表關於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聯合宣言。中方宣佈,2012年將向阿方提供1.5億元人民幣無償援助。

高調反恐 無實際行動 上合離心

上海合作組織是中國大陸、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六國組成的一個國際組織。該組織另有四個觀察員國:蒙古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

六國在上海合作組織成立首次高峰會上簽署《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然而,九一一事件發生後,上海合作組織未能針對九一一突發性事件有所作為。

在隨後美國發動的阿富汗戰爭中,儘管中亞國家及俄羅斯紛紛向美國開放機場,軍事基地或是領空表達合作和支持,但上海合作組織本身並未如外界原先預期那樣對反恐出具實際行動。中亞地區的恐怖主義反而是在美國以軍事力量為後盾的全球反恐行動下暫時遭到遏抑。

基於長期反恐、能源和戰略多重考量,美國意圖在中亞保持長期軍事存在,因而全面強化同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軍事合作關係,不但駐軍有增無減,更對中亞國家提供軍事援助、武器裝備、軍事技術、軍官培訓和完善邊防設施。

除此之外,美國也同中亞國家強化在維和和反恐方面合作的建制化,二○○二年二月,塔吉克斯坦加入北約「和平夥伴計劃」,中亞五國均已成為美國和北約的夥伴,使得美國和中亞國家軍事合作的層次和質量不斷提高。

通過日益強化的軍事合作,美國影響力也外溢至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層面,其中打擊恐怖主義和宗教極端主義無疑是最重要的一項。美國介入中亞事務明顯導致上海合作組織的反恐功能被大幅削弱。

上海合作組織第六個加入成員烏茲別克斯坦就因為在九一一後同美國關係的強化,而拒絕參加二○○三年八月在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首次舉行的多邊反恐聯合演習。

上海合作組織的「反恐」功能在無法具體發揮的情況下,不少國際輿論或相關國家因此不看好上海合作組織發展前景,原本欲尋求加入的國家,如印度、土耳其、巴基斯坦、外蒙將因上海合作組織無法確立威信而失去興趣。

借打擊恐怖主義 恐怖對待新疆分離主義

外界認為,作為凝聚上海合作組織形成最大動力的打擊三股勢力的議題,在本質上涉及各國敏感的國家安全,更何況究竟何謂恐怖主義,如何根絕恐怖主義的方式,如是否採取軍事打擊,或是武力鎮壓手段,更是國際爭辯的問題。外界普遍認為,將分裂主義視為恐怖主義,並列入中亞跨國合作打擊的「三股勢力」之一,明顯是中共所堅持的。

中共之所以積極主導上海合作組織的目的之一,就是為有效打擊新疆分離主義勢力。中共為保持在新疆統治穩定,以及全國各地治安,對新疆分離主義在國境內的鎮壓和打擊一向不手軟,但此也導致新疆分離主義勢力在國境外的活動日趨活躍,此迫使中共強烈渴望通過國際合作來防止新疆分離主義勢力日趨坐大。

2012年1月,大約五千名維吾爾人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圖集會表達他們對中共在新疆鎮壓維族的憤怒,並呼喊獨立口號。很多維吾爾人在否認能夠用武力獲得獨立的同時,指責西方世界忽視了他們的困境,同時向國際力量申訴、要求譴責中共的暴力。

經濟擴張 令哈薩克擔憂

2010年年初,在哈薩克主要城市阿拉木圖曾爆發抗議中共擴張,以及反對向中國出租哈薩克斯坦土地的大規模示威活動。從事工會活動,屬於哈薩克斯坦左翼政治勢力的「哈薩克社會抵抗運動」的主要成員阿伊努爾說,哈薩克傳統社會、農村地區對所謂的中共擴張非常擔心和反感。

他說:「哈薩克斯坦政府從中共政府和中國公司那裏獲得了許多貸款。去年納扎爾巴耶夫訪華時,中國提供了1百億美元的貸款。稍後中國又提供了幾筆貸款。作為交換,哈薩克斯坦方面向中國出讓了石油和天然氣開採企業的部份股權。當然中國給的這些貸款必須要償還,所以哈薩克斯坦社會對中國影響力的擴大很擔憂。」

2010年6月13日,哈薩克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的中國問題專家卡烏克諾夫說,「中國在哈薩克的投資現在非常不平衡。中國投資的90%都集中在石油和天然氣領域。中國在哈薩克其他領域的投資非常少,甚至沒有,所以現在雙方討論的是如何讓中國的投資能分散開。」

各有所圖 中俄夥伴關係「裝假」

就俄羅斯而言,固然俄國境內存在反對中俄密切合作的政治力量,不過基於地緣政治,防止北約東擴的衝擊,以及鎮壓車臣獨立運動,俄羅斯基本上對中共主導的上海合作組織持積極支持態度。另一方面,俄羅斯也在通過沒有中國加入的地區機構,如獨聯體、歐洲經濟共同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鞏固自己在中亞的地位和影響。

中俄兩國都希望遏制美國,但都認為自己與美國的關係比中俄關係更為重要。更令西方專家驚訝的是,中俄雖然宣佈發展戰略夥伴關係,但是從未締結軍事同盟。

俄媒稱,近期中俄戰略夥伴關係的「假裝性」越來越明顯。另外,中俄關係中開始逐漸出現越來越多的緊張因素。比如,俄軍「東方-2010」戰略演習就具有公開反華指向。俄軍個別高官甚至聲稱,應當開始考慮把中國視作潛在敵人。

莫斯科擴大對印度和越南最先進武器供應的做法也越來越令北京憤怒,比如中國對俄羅斯向越南追加供應一批「堡壘」岸防反艦導彈系統及其導彈極為不滿。因為這種武器的作戰半徑能覆蓋南海大部份區域,中國海軍目前沒有任何兵器能夠對抗這種導彈,這令中方特別擔憂。而且不久前中越關係正是因為南海爭端而激化。現在越南擁有這種岸防導彈系統後,能在較大程度上削弱中國海軍對越南海軍的絕對優勢。

俄媒稱,另外,俄羅斯還拒絕與中國在第5代殲擊機研製領域進行任何形式的合作,卻與印度聯合研製這種飛機,甚至在不久前還向韓國推銷T-50。

(責任編輯:貝利)

相關新聞
上海峰會中共打伊朗牌 美國反制
中俄利用上合組織控制中亞能源?
滄海一葉:面子問題
上合峰會及聯合軍演 :順路友誼沒人當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