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發兩周後首交代聚丙烯膠粒墮海事件

膠災禍港 中石化:責任未釐清 不談賠償

人氣 9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8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黃靜榮、林怡香港報道)上月23日發生聚丙烯膠粒墮海事件,導致海水污染。事發逾兩周後,膠粒物主中石化昨日才首次交代事件。公司稱,貨物運輸及保存應由承運商負責,形容自己都是受害者,又表明責任釐清前,不會賠償給漁民,僅會「墊付」1千萬元協助打撈及清理工作。有環保團體批評中石化反應遲緩,處理手法亦流於門面功夫。

早前颱風「韋森特」吹襲期間,有貨櫃被吹到海上,造成150噸屬於中石化的聚丙烯膠粒污染海面,中石化管理層事發在兩個多星期後,終於開記者會交代事件。公司化工銷售副總經理張國明稱,公司於7月25日早上9時,從貨運代理方面得知6個貨櫃墮海事故,但當時對情況並不了解,並已要求承運商中海集運打撈貨櫃;至26日才得知香港海岸發現膠粒。

自稱受害者 卸責中海運

香港多個環保及政治團體要求中石化承擔清理聚丙烯膠粒的費用。(攝影:宋祥龍/大紀元)

張國明說,得悉事故後,由於未掌握情況,故沒有即時向公眾交代,否認是推卸責任,又稱自己也是受害者。「我們委託中海集運負責將貨物從海南洋浦港運輸到汕頭,這期間貨物的監管,貨物滅失的責任,肯定是應該由承運方來承擔。」

中石化僅表示,願意墊付1,000萬元資助環保團體購買專業裝備及聘請人手清理膠粒,又稱可以考慮增加資助;至於賠償及責任問題,中石化則稱要由政府部門釐清,新聞發言人呂大鵬稱:「不管這個責任最後定下來是誰的,我們都先墊付或者說我們先拿一筆資金,來做這件事情(清理膠粒)。」

對於有養魚戶投訴魚吞了膠粒後體積變小,影響生計,呂大鵬重申釐清責任前不會賠償給漁民,又認為由政府負責賠償會較適合。

環團斥反應遲欠誠意

市民擔心聚丙烯膠粒在海洋不斷擴散,多個海灘勢必遭殃,網民急急發起全城沙灘「清膠大行動」。逾200名年輕人5日到重災區愉景灣「執膠」。(攝影:宋祥龍/大紀元)

[[6]]
聚丙烯有吸收毒素能力,會由透明變成淡黃色,逐漸變深啡色,其中最廣泛吸到的 PCB(多氯聯苯)及 DDE(俗稱滴滴伊),前者可致癌及影響心臟健康,後者則可影響神經系統。。(攝影:宋祥龍/大紀元)

有環保團體不滿中石化反應遲緩。環保觸覺項目經理何嘉寶說,膠粒墮海已近3星期,現在中石化才回應及撥款處理事件,反應太慢,質疑中石化是否真的有心負起責任,「甚至市民都竟然早過中石化兩個禮拜,出來處理膠粒問題……現在(中石化)過了3個禮拜才出來講,究竟是門面功夫還是責任上的承擔呢?大家有目共睹。」

她又說,由於膠粒已飄散各處,並沖到陸上,清理工序越來越繁複,起碼需要2至3個月甚至更長時間處理,中石化播出的1,000萬元資助,未必足以應付;如果加上漁戶損失,費用絕對不夠。另外,對於中石化稱會聯絡香港環保團體,商討資助打撈及清潔費用,環保觸覺表示仍未接收到任何資訊。

環保觸覺早前已促請港府根據污染者自付原則,向作為膠粒貨主的中石化和承運的中海運,追討合共約2億元打撈及處理費用。

政府僅拾獲八百公斤膠粒

中石化宣佈,將撥款1,000萬港元協助打撈6個貨櫃箱及膠粒。(攝影:宋祥龍/大紀元)

南丫島石排灣等地,昨日繼續有逾百名市民自發清理膠粒。他們自備各種工具,希望加快清理進度。有義工批評政府反應遲緩,呼籲加派人手處理。政府就表示,截至昨日下午4時,當局已收集到840公斤膠粒,各個部門已動員清理,並會繼續密切留意膠粒分佈情況。

另外,漁護署昨日再在蒲台魚排和長沙灣魚類養殖區抽取11個活魚樣本化驗。魚排老闆表示每日都有20多條星鱸魚反肚死亡,署方人員撈走一條檢驗,其後發現魚的胃部有0.27克膠粒。

15名來自長沙灣和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的商戶,昨日到漁護署總部,要求當局澄清,日前在魚肚內發現膠粒的是養殖魚,並非海魚。有商戶說,自從發現膠粒後,海魚魚價下跌三成;有批發商表示,事件發生後,買魚的零售商減少,令批發商每日損失約10萬元;有零售商則說,買魚的市民減少,街市魚販每天損失約15,000元生意額。

代表與漁護署會面後說,署方未有任何答覆,他們要求署方昨晚8時前答覆,否則不排除將積壓的魚類拿到漁護署總部,要求他們處理。◇

(責任編輯:澹修德)

相關新聞
港消委會測試25款驅蚊劑
報告揭外籍法官參與審判民主派 彭定康:被港府利用侵犯人權
港葉建文奪包山王 龔子珊成包山后
極端天氣|香港市民追風逐浪或被檢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