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二季度房價增幅達7年來最高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8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王添財編譯報導)根據週二(8月7日)新出爐的兩份報告顯示,美國房市由於待售庫存量降低與議價的止贖法拍房需求大增,使得第二季度住房價格上漲達至少是7年來最大幅度。

根據房地產數據公司CoreLogic,6月房價較一年前上漲2.5%;第二季度較上季度上漲6%,是自2005年以來最大的季度漲幅。

此外,房地美(Freddie Mac)使用不同的方法統計得出,第二季度的房價較上一季度彈升4.8%,是自2004年以來的最大漲幅。

房屋價值上升幫助了房地美獲利30億美元,這是美國政府4年前接管這家抵押貸款融資公司以來的最佳表現。至於房地美的兄弟房利美(Fannie Mae),第二季度財報尚未發表,第一季度是獲利27億美元。

住宅房價格上漲的主要動力似乎是待售房的短缺。房地產市場的待售數量自一年前急劇下降。同時,由於抵押貸款利率已下降到至少60年來的最低水平,也刺激了購房需求量上升。

一家研究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澤爾曼(Ivy Zelman)表示:價格都在上漲,需求增加,卻沒有足夠的供應量。上週,澤爾曼修訂了2012年價格,預測5%的漲幅。今年年初,她預測會下降1%。澤爾曼最近寫道:「隨著每一個月過去,拖欠貸款的房產被越來越好的價格吸收。」

庫存低有幾項原因。投資房地產的投資人將房產轉成出租房,而不是轉手出售,減少了市場待售數量。再者,過去兩年,銀行被發現文件不全就沒收房產後,已放慢止贖法拍的程序。

此外,新住房建設多年來一直處於低迷水平,因為建設商不得不避開來自銀行法拍屋的競爭。房地產業者認為,這種缺乏新建設也提供了房價回漲的基礎。

很多傳統的賣家都坐在場邊,因為他們不能或不願出售,如超過1100萬「資不抵債」的房主,他們欠的抵押貸款額比他們擁有的房產價值還高。這意味著他們不太可能出售房子,除非打算搬遷。其他屋主也可能惜售,想等更好的價錢。

房地產公司Zillow首席經濟學家漢弗萊斯(Stan Humphries)表示:「遭受重創後,只有少部份市場是流通的,因為太多屬於負資產…只有極少數人願意出售住房。需求大幅增加後才可能為房產帶來真正的升值。

由於庫存減少,需求回升,任何待售房產都會收到好幾個買家出價。一位麻州房地產經紀人表示,今年夏天已為四個買家出價15間房產,竟沒有一次成交。

科羅拉多州一位房貸款銀行家表示,現在抵押貸款的需求甚至超過了2009年和2010年的水平,那時聯邦提供購房者稅負抵免優惠,引發房市一陣熱銷。「現在大家的膽氣都比較大了,賣方已經不那麼惜售,買家也不害怕錯買到貴了的房子。」

週一(6日)美聯儲表示,第二季度購房抵押貸款的需求增長數額是至少近三年來最大的。

業者專家認為,投資商在多種市場上購進房產,也促使改變傳統買家的心理,創造勢頭。人們都在說:「如果有好的交易,為什麼要讓投資客有機可乘?」

現在,房價上漲似乎具有廣泛的基礎。CoreLogic說,全美最大的100個大都會區中,5月份有71個都會區房價較去同期相比上漲。去年12月時僅有19個地區市場上漲。這是自2006年11月房價開始震盪下走以來,最多個大都會地區上升。

房價躍升的情況尤其在低端市場最為顯著。這得益於投資商以現金優惠購得法拍屋後,再出租出去帶動起來的。這樣價格的回漲使房地美減少預留現金儲備貸款損失。該公司第二季度每1美元的貸出業務虧損38美分,相較於在3月底時的40美分虧損和一年前的42美分虧損,有了些許的改善。

但住房市場仍面臨挑戰。許多房主還是不符合抵押貸款條件,因為貸款標準收緊,銀行審查借款人的收入和資產等潛在的瑕疵使借款人日後違約,導致房利美或房地美可能要求銀行購回房貸。其他人則背負太多的債務,以致無法自置居所。

另一個嚴重的問題是「影子庫存」,超過300萬遭止贖或嚴重拖欠的貸款房產正在處理階段,但還未被借貸銀行收回。

例如房貸巨頭房地美(Freddie Mac)表示,它仍握有1180億美元的拖欠抵押貸款,僅稍低於半年前的高峰期。FTN金融公司表示,所有的指標正在好轉,但仍然有大量的不良庫存。

與此同時,一些遭受重創的市場房屋銷售下降,因為止贖法拍房的庫存幾乎是空的。例如,在內華達州,一項州法律改革止贖法拍程序和處罰違規,使得銀行收回房產的腳步停了下來。根據DataQuick,6月份拉斯維加斯的止贖法拍房屋銷量創下4年半來最低點,促使房屋銷售比一年前下降16%。

據CoreLogic數據,今年晚些時候價格上漲可能放緩,傳統上房屋銷售將轉淡。6月份房價與5月相比上漲1.3%,5月較4月上漲2.3%。房地美表示,預測幾個月的住房價格將轉較疲軟。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美國房價上漲 但各地差異極大
美房租上漲 買比租划算城市 大紐約區居首
美國房市正走出谷底  專家提醒因應之道
銷售強勁庫存降 美房市終於谷底翻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