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願:尷尬的官員財產「偽公開」

人氣 3

【大紀元2013年01月30日訊】近年來,中國民眾要求官員財產公示的呼聲越來越高。在這種巨大的壓力之下,中共為安撫民眾的不滿和憤怒,不得不開始在某些地方進行官員財產公開試點,韶關市始興縣便是其中之一。

1月27日,中共韶關市市委書記鄭振濤在廣東省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上表示,年過後該縣將公示當地526名官員的家庭財產資訊,納入公示的財產包括工資、房產、投資等六大類,縣委書記、縣長的也能查到。不過,這些資訊只上內網,僅公務員可查。

「始興試點」的消息公佈後引發了各方熱議,許多民眾認為這樣的試點明顯缺乏誠意,純屬有名無實的「偽公開」。

首先,此次公示範圍限定在黨內,通過黨政內網向公務員開放。這就近乎於自己公開給自己看,完全將公眾監督置之度外,與以往的官員個人向組織申報看似有所進步,但排除了公眾的知情權,如此公開的意義何在?誰都知道,官員財產公開的核心即是向社會和公眾公開,否則,指望官員內部相互監督,頂多只能有「互咬」的個案,欲想形成有效的制約等於是左手「打」右手。

再看「始興試點」的內容把關,更可見「相信內部同志不相信外部群眾」的魅影。當地官方稱「申報過程中有審核,但基本上還是尊重個人申報的資料」,這除了與以往官員個人向組織申報完全是相同的路徑外,至多是讓官員們彼此看到了自己的申報內容,但至於是真是假,大家自然是心知肚明、心照不宣。試想,所謂公開的內容把關近乎于完全放行,官員們自我申報的內容也就只會是「自說自話」了,其公開的誠意又在哪裡?

公開控制在內部,內容隨官員自報,那監督環節該很有力度吧?但「始興試點」的制度設計卻似乎不是這樣,而主要是通過公示後的反饋和舉報程式,查驗申報資料的真實性。對此人們最大的疑問是,這個監督環節如果還是不對公眾公開,那所謂的回饋和舉報及查驗結果,公眾即無法監督,只能「淪落」為內部處理了,其震懾力還有嗎?何況,正是因為內部公開,官員抱團自保是必然,再加上還可能設置內部舉報實名制之類的門檻,這個公示後的回饋會有公眾所期待的結果嗎?

迫於壓力不得不公開官員的財產,但又害怕一旦真的公開後會加深政權的危機,由這種矛盾心理所導致的「始興試點」,不但當事官員抵觸,民眾更是譏諷不斷,可謂是尷尬十足的「偽公開」。當一個獨裁政權因為失去人心而陷入無法自拔的危機時,這樣的尷尬自然是免不了的。

相關新聞
情色門下中共新班子「炒」反腐  財產公開成焦點
專家呼籲官員財產公開 中共當局難以下台
2千上海人到市政府請願公開領導人財產
獨家:中共擬公佈的一份政治局七常委財產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