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債」遇上「冷經濟」

野村證券:大陸地方債務過半違約

人氣 6

【大紀元2013年11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金濤、黃慧明報道)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張智威博士表示,根據他所收集的869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的數據,由2010至2012年,數額上升了39%。帶息債務高達14.3萬億元,當中包含10.5萬億元的銀行貸款和2.3萬億元的債券(圖一)。這869個LGFV佔全國LGFV總額大約72%,而蘇浙兩省加起來已逾200個,其次是山東、重慶和四川,皆超過40個。

目前,中國大陸地方債問題無疑已成為當務之急的要事,本應大刀闊斧,以解萬年之憂,但地方政府卻打著自己的如意算盤,它們的邏輯是「自己不拿,別人總會拿」,因此瘋狂舉債,先把錢拿到自己口袋裏再算。這麼一來,天下無法安寧。

縱使地方債已成為街談巷議的問題,但地方政府似乎沒有剎車意欲,繼續在亮著紅燈的馬路上飛馳。目的絕對不再是為人民建造什麼設施,而說破了中飽私囊應更合情理。哪怕是多完美的騙局,到了大難臨頭之時真章定必浮現。當地方債遇上冷經濟,便是魚目從珠盒裏掉出來的時候。

地方項目全無收歛

今年,浙江省政府就指明未來五年將重點推進1千個以上省級重大項目,涉及基礎設施、水利、汽車製造,帶動實現全社會投資1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以上。單單是2012年,浙江省固定資產投資總計已達1.7萬億元。另根據雲南省網站上的一則公告稱,該省今年計劃向鐵路、城市建設等重點項目投資1,700億元左右,其中超過四分之三將通過銀行貸款解決。

上周,根據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發佈的消息,該省計劃推出共2,336個項目,項目總投資4.26萬億元。一個省就已超越2009年時的全國「四萬億救市」數額,可見這些地方政府獨霸一方的權力。計劃包括重大基礎設施項目663個、重大產業項目1,349個、重大民生工程及社會事業項目265個、重大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項目59個,很多「重大」項目在一個省要進行。

這些地方政府說搞項目就搞項目,銀行彷彿一定會應允信貸似的。這樣一個融資系統,豈不是在縱容債仔「搶劫」,繼而違約已是無可避免的結局。

地方債危機將爆發

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張智威博士表示,根據他所收集的869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的數據,由2010至2012年,數額上升了39%。帶息債務高達14.3萬億元,當中包含10.5萬億元的銀行貸款和2.3萬億元的債券(圖一)。這869個LGFV佔全國LGFV總額大約72%,而蘇浙兩省加起來已逾200個,其次是山東、重慶和四川,皆超過40個。

張智威指出,觀察這869個LGFV,在過去2009-2012年期間,它們每年的營運現金流總和大概為3千億元,雖離抵債仍有一段長距離,但起碼維持正數。然而,到了今年的一、二季度,營運現金流變成負數,出現大幅惡化。此外,這869個LGFV每年新增的借款仍然維持在1萬億元以上的高水平,令情況雪上加霜。

隨著經濟環境轉壞,數年來這些LGFV的業務已明顯的在走下坡。銷售後轉換現金日數大幅上升,中位數為51.1天(圖二),未來或繼續攀升,反映營運崎嶇。

野村採用了最獨特、精確的計算方法去估計地方債違約的或然率,發現有53%其實已經違約,並非如一般報告所指的「接近零」。張智威在方程式內減去了地方政府長期以來所依靠的津貼,因為這些不是來自營運的收入,並把現時這些LGFV所支付的極低利息調高至市場合理水平。這麼一算,問題馬上浮上水面,原形畢露,違約者達53%!

地方債的炸彈隨時爆發,在市場毫無準備的大前提下必定惹起極大震盪。◇

(責任編輯:楊家諾)

相關新聞
地方政府屯地「吹出」大泡沫 溫州房市崩潰恐擴散
中共地方政府算計銀行 不給貸款提光財政存款
陸影子銀行規模20.5萬億近半GDP 與地方債關聯
陸地方債審計收尾 渣打預計達24萬億 佔GDP四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