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駐黎巴嫩使館遭恐襲至少23死百餘傷

【大紀元2013年11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萬平綜合報導)伊朗駐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南郊的大使館星期二(19日)受到連續兩次炸彈攻擊,導致至少23人死亡,100多人受傷。蓋達分支阿布杜拉阿贊姆旅(Brigades of Abdullah Azzam)承認罪行。

黎巴嫩衛生部長卡里勒(Ali Hassan Khalil)說,爆炸造成至少23人死亡,146人受傷。他表示,該數字可能還會上升。

上任才一個多月的伊朗使館文化參贊安薩里(Sheikh Ibrahim Ansari)被炸死。

半島電視臺報導,第一次爆炸的目標為使館大門,由一個騎著一輛摩托車自殺攻擊者所為;第二個更大的攻擊是由一個駕駛四輪驅動車的自殺攻擊者,在人群趕來查看第一次爆炸現場時,在幾米外引爆。爆炸摧毀了周圍建築物的外牆,破碎的瓦礫、玻璃,伴隨著血跡四散街頭。

爆炸現場伊朗大使館的正門被炸飛,使館的三層建築也被炸壞;附近有5幢建築物都被炸毁,可見炸彈的威力。爆炸現場還有許多人四處尋找親人。

在當地新聞影片中,可看到燒焦的屍體,烈焰升騰的燃燒車輛,起火的建築物,冒著陣陣黑煙。

伊敘指責敵意國 蓋達分支認罪

伊朗官方通訊社IRNA援引外交部發言人的話說,爆炸襲擊是「不人道的犯罪和惡意的行為,為猶太復國主義和他們所僱的傭兵所為。」以色列否認爆炸與其有任何鏈接。

敘利亞政府說,襲擊嗅出石油氣息——應是與海灣盛產石油的阿拉伯國家有關,如反抗大馬士革的沙特阿拉伯和卡塔爾。

然而,與蓋達有關的阿布杜拉阿贊姆旅已宣稱對事件負責,該組織以前曾在黎巴嫩境內向以色列發射火箭炮。

該組織的一名成員在推特上宣稱,這是兩位黎巴嫩遜尼派英雄的殉教行動,並宣稱恐襲將持續直到兩個要求獲得滿足。第一、黎巴嫩真主黨成員從敘利亞撤出,第二、釋放監獄中,在黎巴嫩受到不公審判的我們的成員。

真主黨現為黎巴嫩的合法主要政黨,該黨政治人物米克達德(Ali Mikdad)對地方電視臺說,恐襲無法打倒真主黨,我們已獲得消息,知道誰幹的,也知道如何報復。

近兩年半來,敘利亞內戰已導致貝魯特和其北部的城市的黎波里遭到數次炸彈攻擊。

什葉派組織真主黨的戰士在敘利亞內戰中,一直派遣戰士前往敘利亞支援阿薩德政府軍,對抗以遜尼派為主的反抗軍組織。

爆炸發生的南貝魯特主要是什葉派穆斯林,爆炸地點是黎巴嫩什葉派激進團體真主黨(Hezbollah)的地盤。在過去的數月之中,敘利亞反對派一直以汽車炸彈和導彈襲擊該地區,聲稱是報復黎巴嫩真主黨,在敘利亞內戰中對總統阿薩德的支援。

阿薩德屬於什葉派的支派阿拉維派。中東的戰爭不論出師號召為何,最終都淪為教派戰爭,如同今日的敘利亞衝突。伊朗為阿薩德的主要支援者,也支持什葉派的真主黨,從2011年開始就為敘利亞總統提供資金和武器,但目前還無法確認此次爆炸是否與敘利亞內戰有關。

(責任編輯:李緣)

相關新聞
以總理反核會議 奧巴馬急致電
親歷肯尼亞恐襲 越裔女談心路歷程
伊朗核談無果  以色列警告國際讓步
魯哈尼稱伊朗不會放棄核計劃 美將繼續制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