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強:淡水河邊的歌聲

人氣 17
標籤: ,

【大紀元2013年11月09日訊】常年飄泊在外,首次踏上台灣的土地,走在台北的街道,竟隱隱有種還家的感覺。這種久違的感覺並非重歸故里的喜悅,而是一直躁動不已的心中有了些許寧靜。去年在比利時古城布魯日,面對著中世紀的建築、走在綠樹成蔭的護城河邊上時,也有這種歸家的感覺。

在一個傍晚,我來到了淡水。

在清治時代,淡水成為全台灣最大的貿易港,也讓淡水躍升國際舞台。不僅英國人在紅毛城設領事館,各國洋行也都到淡水設行貿易,淡水因此進入黃金時代。

「淡水河」是台灣第三大河,早期是台灣內陸航運最便利的河川,其風華不僅在河口,同時也溯水而上帶動了河域兩旁的城市繁榮,現今台北市的大稻埕、艋舺等地,都因淡水河運的發達而興盛一時。如今淡水河運的功能雖已沒落,但是淡水小鎮,卻以其明媚的風光、著名的夕照,以及豐富的歷史和人文資源,讓淡水成為台北都會區最熱門的觀光景點。

淡江夕照的詩情畫意一向是台灣八景之一,走出淡水捷運站,沿著淡水河邊漫步,聽到吉它彈唱的歌聲,走到跟前,是一個名叫高明德的掛牌職業街頭藝人在演唱。於是坐下來聽歌,歌手的身後是夕陽下的淡水河。

《台北的天空》、《一場遊戲一場夢》、《跟往事幹杯》……一首首竟都是多年未聽到過的10多前的老歌。匆匆走過的遊人,不時有人駐足聆聽,又匆匆走過。可能像我這樣坐下靜靜聆聽超過一個多小時的過客並不太多。

輕指慢吟的彈唱,夕陽下淡水的微風,減緩了心跳的頻率。我的身後是著名的淡水老街,那裏是熙攘的人群,不少遊客來自大陸。一戶挨著一戶的商家發出叫賣聲,呼喚遊客來品嚐食品選購商品。

淡水的夕陽黃昏最美,但也最短暫,黃昏過後是夜晚,在喧囂了之後,夜深人散,然後是黎明,再到黃昏。 這樣的循環不知延續了多少年。多少年來,不知道有多少離人騷客站在這樣的夕陽光影下遠眺,又有多少人去國離鄉、涕泣北望,人去人來,斗轉星移,唯一不變的還是這夕陽微風。

耳邊淡水河邊淺淺的歌聲,混雜著身旁遊人的歡笑話語,我卻有種「壯年聽雨客舟中」的感觸,曲終人散前,我起身離去,趕往下一個行程。

相關新聞
台灣樣貌  抽象淡水夕陽奪冠
台灣紀錄片「擺渡淡水河」東京獲獎
淡水紙鶴派對  日大生謝台援助
台援助聖露西亞淡水蝦養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