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24年前樓市新聞至今仍適用 民眾只能淚奔

人氣 5

【大紀元2013年12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大陸樓市越調控房價越高,中共十年出台43個調控政策,房價卻上漲十倍。不僅如此中共官媒24年前稱,房價猛漲勢在必控,對比現下樓市狀態此新聞在今天仍然適用,樓市成中共難解之題,民眾依然望樓興歎。

中共官媒新聞比較 24年樓市調控未果

儘管中共官方常用所謂「改善居住條件」等不同的「利民」名義,來發佈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政策,但在民眾眼中,大陸樓市陷入越調控房價越高的一個怪圈,「調控」也成為中共官方和媒體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彙。

房地產已成中共的支柱產業,支撐著其財政的收入,以及拉動GDP虛高的所謂政績標識。統計數據顯示,中國300個城市今年前11個月土地出讓金收入超過2.7萬億元,較去年同期上漲了62.65%。業內預測,今年中共各地政府的土地出讓金收入可能創下歷史最高記錄。

據不完全統計,2003年至今,與房地產直接相關的宏觀政策達到43次。中共這些政策囊括了除軍事力量外的幾乎所有行政手段,在某些方面,已超越一個政體所應觸及的邊界。

不僅如此,樓市調控竟可以追溯到24年前,1989年2月20日,中共官媒以《房價猛漲百姓望樓興歎 勢在必控國家正擬法規》為題以北京為例報導稱,「商品房價格猛漲」,「一名大學生從參加工作起就日日節衣縮食,每月存儲50元,已是最高極限,需100年才能買上兩居室。」

現在以三線城市秦皇島為例,3月13日,官方發佈的數據顯示,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取21,919元,人均消費支出12,695元。而買均價7,000多元/平方米的80平方米一套房子,需要超過60年的時間。

現下大陸樓市依然看似火熱「高燒」不退,中共官媒11月19日報導稱,新建住宅價格上漲同比超過10%的城市達到了21個,這21個城市完成年度調控任務已經基本無望。對比其24年前的報導,關於樓市的新聞稿放到今天仍然適用。

大陸樓市越調控房價越高,樓市調控最早可追溯到24年前。在高企的房價下,讓本該充滿活力的年輕人卻顯得暮氣沉沉。圖為,2011年12月13日《人民日報》截圖。(網絡截圖)

大陸樓市越調控房價越高,樓市調控最早可追溯到24年前。在高企的房價下,讓本該充滿活力的年輕人卻顯得暮氣沉沉。圖為,2012年4月16日《人民日報》截圖。(網絡截圖)

民眾望樓興歎 高房價致年輕人暮氣沉沉

據《第一財經日報》10月12日報導,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魯桂華曾經計算,房價中61.33%被中共政府以地價、稅費的方式拿走了,13.03%被銀行以利息的方式拿走了,兩者合計74.36%,即政府和銀行拿走了房價中的近3/4。

魯桂華表示,一套一百平方米的房子,在一線城市,大約需要一個普通居民203年的儲蓄;在二線城市,大約需要一個普通居民101年的儲蓄;在三線城市,大約需要一個普通居民65年的儲蓄。高房價的本質,相當於地方政府變相地通過稅收,把居民未來一生甚至幾生的儲蓄挪到了現在花掉。

2013年6月25日,大陸媒體還在說高房價讓年輕人暮氣沉沉。(網絡截圖)

高企的房價讓民眾的安居夢破碎,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負面效應,讓本該充滿活力的年輕人卻顯得暮氣沉沉。新京報《評論週刊》與清研諮詢5月份聯合推出的調查結果顯示,高房價、工作競爭和生活經濟問題成為壓力源中的前三位,其中85.6%受訪者選擇了「高房價」。

中共的財稅政策和財政收入是導致高房價的主因。在12月15日「2013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直言:「房價問題應該首先問國土資源部」,「地價往下走,房價就往下走。」

聯絡本文作者請發郵件到:dajiyuanren@gmail.com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稅費占房價七成 房企大佬揭發中共暴利
中共試圖「一針靈」樓市再調控不敵18月連漲
泡沫一旦破滅 大陸13種房子的買主或「只能跳樓」
習李首提樓市調控 頂層設計地方反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