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地下蘊藏天然氣夠30年用

人氣 2
標籤: ,

【大紀元2013年03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清義德國報導)在德國的地下存儲著大量的天然氣,然而開發利用這些資源並非是件容易的事。近來德國經濟事務部長羅斯勒和環境部長阿爾特麥爾就開發天然氣的所謂「水力壓裂法」規則提案達成共識。據《南德意志報》網絡版報導:特別是對水源保護區,聯邦政府針對天然氣的開發作了嚴格的規定。在德國議會上通過「水力壓裂法」規則提案已成定局。

《南德意志報》網絡版引用了德國政府的文件稱:專家們估計在德國的地下存儲著大約23 0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夠德國30年的天然氣自給。「以德國每年約860億立方米天然氣消費量來看,這項能源資源應該擺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來看待。」

然而這些誘人的天然氣資源卻「深藏不露」,要開發這些天然氣資源必需採用所謂的「水力壓裂法」(hydraulicfracturing)。通過高壓壓裂岩石,在注入沙子及化學物質的輔助作用下,才有可能得到這些寶藏。當然也得得到政府的允許。

在未來要取得開發權利可能會比以前更加困難些。在德國經濟事務部長羅斯勒和環境部長阿爾特麥爾達成對「水力壓裂法」新規則的共識中,要求投資者今後無論是地質勘探還是開發利用天然氣資源,事先都必需提供對環境影響的評估報告。

在政府此項草案中要求:「提供開發項目對環境影響的具體詳細分析」,只有通過這個過程才能確保「對所有環保事項進行嚴謹和系統性的評估」。將來即使是在1千多米深處的地熱能源勘探項目也必需經過同樣的考證。

不過此項新法規的通過對天然氣開發公司來說,也可能結束了「水力壓裂法」運用的長期不確定性。雖然至今天然氣開發公司的「水力壓裂法」運用項目只需滿足相對寬鬆的採礦法,但同時德國各地為抗議天然氣新礦場勘探而建立的公民倡議團體卻層出不窮。

這些民眾特別擔心「水力壓裂法」使用的化學物質會污染地下水。部份化學物質在不確定其未來對環境影響的情況下會遺留在土壤裡。在政府的草案中也承認此風險:即使是化學物質回流「在個別情況下對地下水的使用可能會帶來風險」。

因此對水源保護區所定的規則則更嚴格:將完全禁止在水源保護區為尋找礦物燃料而打破岩石鑽深孔。從而約有七分之一面積的土地將是「水力壓裂法」使用的禁地。此外草案中還保留了監管當局的某些酌情權。即使在水源保護區以外,未來監管當局也可以限制「水力壓裂法」的使用,例如在深鑽孔造成地球不同地層之間新的連接的情況。

(責任編輯:曹工)

相關新聞
專家成功在海底儲二氧化碳
扁故鄉鑽獲天然氣  預估可獲益新台幣25億元
東海春曉等油氣田儲藏量價值三十五兆港元
普京本月下旬赴華進行國事訪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