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數量翻3倍 專家:外勞計劃攪亂市場

加臨時外勞占勞工市場2%

【大紀元2013年03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平編譯報導)數據顯示,過去10年來,本國臨時外勞數量翻了3倍,就業領域涉及滑雪纜車操作工等熟練工種和快餐店等普通工種,目前每50個工作中,就有1個工作為臨時外勞所佔(2%),在當前經濟起伏不定情況下,這一現象自然引起公眾爭議。
  
批評人士認為,臨時外勞計劃壓低工人工資,造成許多不安全工作環境;僱主則認為,臨時外勞計劃提供可靠的勞工資源,刺激了經濟增長。
  
聯邦財長范赫提(Jim Flaherty)最近致函保守黨核心層,強調今年預算當務之急是解決技能培訓和就業市場之間的失衡問題,稱許多僱主找不到相應技術人才,導致許多工作加人無法勝任,主要原因是本國教育培訓和僱主要求的技能嚴重脫節。

10年外勞數量翻3倍

《環球郵報》通過資訊公開法獲取的數據顯示,2011年,聯邦政府共收到近10萬份僱主臨時外勞申請,79%通過政府審批,比2010年的72%和2009年66%均有上升,使得全國臨時外勞人數創下33.8萬的歷史記錄,比2002年10.1萬翻了3倍。
  
數據還顯示,2005年,自由黨政府臨時外勞審批率為87%,保守黨上台後的前2年,微升至90%以上,全球經濟衰退後,又回落至80%左右。
  
對於僱主臨時外勞申請審批通過率具體是多少,聯邦政府一直拒絕透露,聯邦人力資源部部長芬利(Diane Finley)發言人僅表示,政府是確保加人優先就業,臨時外勞計劃只是解決勞工市場上的緊急需求,目前政府正在審查臨時外勞計劃,確保該計劃按政府預定計劃實施。
  
批評人士認為,在目前130萬加人失業情況下,僱主和政府在引進臨時外勞方面,顯得太倉促。前不久,卑詩省一家中國企業被獲准優先招收200名中國礦工,被工會訴諸法庭,目前案件還在審理中;最近曼省建築和專業工人工會(CSWU)斷然拒絕一新建醫院分包商僱用外勞的申請,稱目前許多博物館和足球場工期都接近尾聲,大量建築工人技術工人都要面臨找新工作,無需招聘外勞。至少全國具體還有多少類似情況,目前還缺乏確鑿數據,這些均突顯這一問題的政治緊迫性。
  
目前,政府規定是臨時外勞需獲得勞工市場意見書(LMO),才能獲得工簽,而LMO又是保護本國勞工市的關鍵部分,說明僱主在全國和地方就業網站上打出招工廣告2周,並向政府出示國內申請數量,說明招聘拒絕原因,證實在國內實在招不到人,才會獲得政府外勞招聘審批。
  
但事實上,並非所有LMO職位都由外勞填補,申請人拿 到LMO後,還得通過移民部這一關才能拿到工簽,其中許多人在拿到工簽前就放棄了。

專家:外勞計劃攪亂勞工市場

麥卡馬斯特大學經濟學教授兼移民政策專家斯威特曼(Arthur Sweetman)表示,政府雖在經濟類移民政策方面改革較為成功,但在臨時外勞政策問題上,還是有失偏頗,可以說,政府沒有盡最大力量保護本國工人。
  
他說,政府在頒發LMO方面顯得太隨便了,根本就沒要求僱主正當說明拒絕僱傭國內工人的詳細理由;另外,臨時外勞申請處理費用都是由納稅人買單,僱主壓根沒出一分錢,這方面政府也要改革。
  
加拿大另類政策中心(CCPA)經濟學家亞尼讚(Armine Yalnizyan)則表示,臨時外勞計劃攪亂了勞工市場正常機制,如僱主要招人,勞工市場得確定該工作的成本,如按招人廣告打出的工資無法招到合適人才,工資就得漲;去年新外勞法卻規定,外勞工資可比加人工資低5-15%,更是攪亂勞工市場正常機制。

相關新聞
經濟不景氣 加元恐跌至95美分
加經濟增長預期難實現
加拿大移民政策收緊 經驗類移民一支獨秀
技術人才缺 加拿大移民率世界最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