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經濟困境 北京出臺國五條細則壓房價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3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涵綜合報導)3月30日北京市政府出臺地方落實「國五條」調控房價19條細則,禁止在北京的單身人士購買一套以上的商品房,希望以此抑制投機投資性購房,並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應。

一月份和二月份加一起房地產投資躍升22.8%。「北京今年的政策挑戰是在遏制資產泡沫和推動經濟走出增長萎靡之間取得平衡。」HIS的任賢方說。

單身北京人平均52年供一套房

北京市政府規定,自3月31日起,北京市成年單身人士在北京未擁有住房的,限購1套住 房;對已擁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暫停在本市向其出售住房。規定還要求進一步提高第二套住房貸款的首付款比例,並對個人轉讓住房所得按20%徵稅。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北京市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1年北京市職工年平均工資為56061元。2012年官方發佈的北京地區商品房每平方米價格為22161元,按北京平均每套商品房面積133平米計算,平均一套商品房售價約300萬人民幣,在北京的單身人士,要不吃不喝52年才能供下一套房。

在美國,一套住房的平均價格一般為家庭年收入的5到8倍,而且房主擁有房屋及其下土地的所有權。在中國,土地的所有權還是屬於中共政府,商品房所有者只擁有住房的70年使用權,民眾貸款購買的,只是一次性給政府付清的70年房租。

對外經貿大學教授李長安在微博上表示,禁止京籍單身人士購買二套房,是限購政策的進一步擴展,而且首提「禁止」兩字,可見政策之嚴厲。不過考慮到京籍單身人士主要是剛需群體,購買第二套房的人應該不多,所以真正被禁的人很少,對房價影響不大。

由於北京是中國高官富賈和「紅二、紅三代」、「富二、富三代」、「官二、官三代」雲集之地,2012年底發佈的胡潤財富報告稱,2011年中國有億萬富豪63,500人,其中1/6在北京;資產超過1000萬的富人在全國有96萬人,住在北京的近18萬。這些富人中有60%到70%把房地產作為其投資方向。

房地產投資躍升22.8% 推高資產泡沫

相對寬鬆的流動性已經推動對中國臭名昭著的泡沫房市的投資,一月份和二月份加一起房地產投資躍升22.8%,推高房價和引發北京決策者強硬的有關收緊房地產的談話以遏制資產泡沫迅速膨脹的風險。

食品價格可能是二月份通膨數據最大的扭曲因素,增長6%。

「中共政府陷入對付放緩的增長但是高通膨再次降臨的困境。」HIS的任賢方說,要穩定增長,政府已經沒有空間在金融政策前沿擺動。

「北京今年的政策挑戰是在遏制資產泡沫和推動經濟走出增長萎靡之間取得平衡。」任賢方說。

野村證券認為,中國正在展現與西歐、日本、美國爆發金融危機之前的特徵。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房地產開發商、信託公司和信用擔保公司等機構是本次潛在金融危機的重點雷區,而導火索在房地產市場。

房爺、叔、姐、妹湧現 全國空置房驚人

自2012年末,中國民眾在網絡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曝光房爺、房叔、房嬸、房妹們利用多個身份證件,擁有幾十套、上百套房產的驚人真相。其中包括擁有192套房的「房爺」趙海濱(原陸豐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在廣州有21套房的「房叔」蔡彬(廣州市城管局番禺分局政委);有24套房的「房嬸」李芸卿(廣州城建系統退休官員);在合肥侵佔136套安置房的「房叔」方廣雲(合肥市新站區站北社居委原書記);河南省鄭州一家名下有31處房產的二七區房管局原局長翟振鋒。

房爺、房叔、房姐、房妹們的湧現,不但揭開了中共官員利用權力佔有大量房產,從中撈取巨額貪腐利益的真相的一角,同時也引發了對中國社會大量商品房被空置的關注。

中國國家電網2010年公佈,660個城市中有6540萬住戶的電錶數字半年使用度數為零,以此,專家推斷中國的空置房數目是6500萬戶,可供2億人居住。此數據一出,就引發了地產業和社會上對中國到底有多少空置房的激烈爭論。隨後,中國國家電網公司稱,該公司沒有發佈這樣的統計數據。

大陸房地產專家、北京市京華律師事務所律師秦兵2010年8月5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專訪時表示,國家統計局在網站上公佈了2005年以來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商品房待售情況。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6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為19182萬平方米,「我的調查是,空置房比例比待售房總量要高20%左右,也就是說,空置房占商品房總量的1/5左右。」據此,秦兵估計上半年房屋待售量實際在2.5億平方米左右;而目前中國大陸的房屋空置量已經達到了8000萬平方米(約80萬套)。

截止到2010年6月底,北京商品住宅可售套數為8.9萬套,可售面積為1186萬平方米,而住宅空置面積為413萬平方米,空置率超過30%;2012年6月,北京市公安局人口管理總隊曾核對出北京的空置房屋381.2萬戶,隨後證實遭到質疑,也有統計數據稱是40萬戶,按官方數據減半估算,北京近200萬空置房將解決600萬人的住房問題,相當於北京人口的30%。

北京出臺的國五條細則,含有逼迫一部份空置房入市交易,進而壓制房價的用意。但在中國物價高漲,銀行存款長期負利率,股市大跌5年的情況下,能否逼迫意圖靠炒房保值、增值的資金撤出房地產市場,前景不容樂觀。

相關新聞
紐時:房價飆升股市下跌 北京在刀尖上跳舞
2月中國超九成城市房價漲 被指火過最熱期
北京「天價小房」掛牌 10萬元1平方米
調控頻出房價反高升  大陸民眾願望屢落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