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債市「黑天鵝」事件 或將影響金融業

人氣 27

【大紀元2013年04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債券代持「黑天鵝」事件爆發,隨著事件不斷發酵,諸多金融機構深涉其中,由銀行、券商、基金、信託等組成灰色利益鏈條已暴露在公眾面前,由此產生的「蝴蝶效應」或將不斷的在金融業蔓延。

分析人士稱此次事件只是冰山一角

所謂「黑天鵝」事件是指那些難以預測,且不尋常的事件,一般會引發市場連鎖的反應,甚至產生顛覆性的後果。沒有任何徵兆,也沒有任何緩衝,席捲固定收益圈的債市核查事件產生的效應目前正在蔓延。一向被投資者看作是低風險、穩收益的債券市場,由於近期多家金融機構的內部人士相繼「落馬」被鬧得人心惶惶。

2013年二季度,可謂債市多事之秋。從一季度經濟增速低於預期、流動性充裕、通脹回落等基本面支持債市向好,到H7N9禽流感爆發和朝韓關係緊張等突發事件,令避險情緒增強,助推債市收益率不斷下行。債券代持風波仍將衝擊市場,令4月債市風向急轉直下,不確定性明顯增加。

目前,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員分甲、乙、丙三類,甲類多為商業銀行,乙類一般為信用社、基金、保險和非銀行金融機構,丙類戶主要是非金融機構法人。丙類戶不能直接參與債券交易,只能通過甲類戶代理交易結算。

有消息稱,中共有關部門派出的調查組上週起已進駐上海、北京、江蘇等地多家券商固定收益部門,要求協助調查部份債券交易流向,排查是否有大宗債券在「丙類戶」實現不當獲利的情形。某城投債已被納入重點檢查範圍。

4月24日有知情人士透露,在原易方達基金經理馬喜德等人涉嫌職務侵佔一案中,除了目前已經公開曝光的工商銀行、易方達基金外,還有中信證券、新時代證券、華宸信託等機構牽涉在整個利益輸送鏈條中。

被立案名單有四人:蔡國輝、馬喜德、鄭輝、王雄軍。上述四人利用各自職務便利,以工商銀行、華宸信託、易方達基金公司為債券利潤產生平台,以新時代證券和中信證券為債券利潤轉移平台,以他們私自在外成立的長沙摩根公司為利潤瓜分平台,將原本屬於各自任職單位的債券收益截留,聯繫其他過券機構安排摩根公司低買高賣獲利約4900萬,其中4450萬元被依約定比例瓜分。

博時基金分析師于先生對大紀元記者說:「現在暴露的只是冰山一角,這不是某個人利用某個公司能做到的,整個的利益鏈條,必須要各個不同機構的人配合方能完成,也不是普通職位的人能辦到的。這次事件可能會牽出大老虎,當然按照中國國情也可能會不了了之。」

中國債市產生的「蝴蝶效應」波及金融業

4月23日,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金融服務行業下跌4.1%。從資金流向來看,金融服務板塊呈現大單資金淨流出狀態,累計大單資金淨流出37.59億元,位居行業大單資金淨流出首位。

華泰證券認為,銀行板塊、券商板塊跌幅居前,顯示滬深兩市大幅下挫的主因是監管層對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徹查引起的,與銀行、證券公司都有關聯。短期會對市場指數造成一定的影響。

同時不僅在銀行間債市,交易所債市上也以下跌為主。因臨近月末,由於擔心代持風波引發的贖回,一些基金被迫先賣掉流動性較好的轉債,以應對包括債基出現的大面積贖回。

有分析人士表示擔憂,未來隨著機構對債券的需求減弱,短期內交易量或減少。而從中長期來看,債券一級市場的發行量或也受波及,對社會融資總量或也受到影響。

(責任編輯:江啟明)

相關新聞
金融業裁員潮  襲向亞洲
金融業搶人才 開百萬薪條件
金融業串連  籲「證所稅」步步為營
台國銀登陸獲利不易 專家籲金融業踩煞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