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體育賽會成腐敗溫床 中共官員相繼落馬

人氣 2

【大紀元2013年04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中共各地方政府以至中央熱衷爭辦賽會,做形象工程為政績掙面子,利用賽會貪污腐敗。由於缺乏嚴格的財務制度、審計制度和招投標制度,為權力尋租留下空間。舉辦運動會,已經成了某些官員們的生財之道,也致使一些官員相繼落馬。

大運會賬本絆倒眾多官員

中國深圳大運會投入資金140億人民幣,收入合計12億。整個項目缺乏嚴格的財務制度、審計制度和招投標制度,違規採購超千萬元,為權力尋租留下空間成腐敗溫床,中共官員因此相繼落馬。

深圳市2011年舉辦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152個國家及地區參賽,參賽運動員7865人。中國為此招募2萬名賽會志願者、25萬名城市志願者和100萬名社會志願者。

2012年12月27日,中共深圳審計局發佈《關於深圳大運會財務收支及場館建設項目審計結果公告》,公告顯示,截至2012年9月30日,為舉辦大運會投入的資金共計139.96億元,大運會執行局組織的市場開發、門票銷售及捐贈等收入12.17億元,企業資金投入17.14億元。

據大陸媒體報導,深圳市原副市長、運會執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與執行局局長梁道行利用職務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收受他人巨額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嚴重違紀並涉嫌犯罪。

與此同時,分管大運工程的深圳市建築工務署副署長葉虔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也被立案調查,在深圳大運會規劃新建的22個體育場館中,建築工務署承擔了13個。有消息稱,梁道行等官員落馬與大運會腐敗有關,這是一副多米諾骨牌,到此還未結束。

官場慣例:經費「花完為止、不花白不花」

對於辦賽經費的使用,華南師範大學體育科學學院教授盧元鎮的研究顯示,中國許多大型賽會由於沒有嚴格的預算和決算制度,一些環節耗資巨大卻效率低下。於是官員們對辦賽經費不花白不花,直到花完為止,這已經成了官場的慣例。

「節儉辦大運」曾是深圳最響亮的口號之一,但最終的結果卻完全相反:不包括市政工程的投入,深圳大運會僅賬面支出就達140億元。並且,部份項目違反採購有關規定,涉及項目62個,金額1132.18萬元。

個別項目直到賽後才開始啟動。如交通監控設施清洗刷新項目申請經費500萬元,到2012年5月才進行招投標,此時深圳大運會已經閉幕快一年了。很多不少花費巨資建設的設施處在閒置狀態,無人問津已是銹跡斑斑。

在中共政府舉辦的奧運會上,中共官員們不忘趁機撈一筆。因貪污腐敗及生活作風腐化等問題被立案審查的北京市原副市長劉志華,其分管北京城市規劃部門,該部門職責包括監督2008北京奧運會場館建設工作。

有消息稱,目前中國各類賽會規模越來越大,耗時越來越長,有相當多的水分。「注水運動會」大大增加了辦賽成本,給交通、接待、環保、安保等各項籌備工作帶來極大壓力,辦一次賽會幾十億、上百億元的驚人投入早已司空見慣,而官員們從中上下其手,大肆貪腐。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陳破空:中國軍隊腐敗,不敢對日開戰
密捕巨富劉漢案涉多名前政治局常委「官商勾肩搭背」
廣東雙身份公安局官員  祖墳佔據一個山頭
揭秘南昌3000名公務員團購炒房內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