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精神病症與炎症相關

人氣 32
標籤: ,

【大紀元2013年05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陳菲婭澳洲悉尼編譯報導)越來越多的抗炎藥物被發現可用於治療抑鬱症、雙向情感障礙和精神分裂症,科學家們將這項在精神病治療領域的研究發現稱之為「模式轉換」。

據《澳洲人報》報導,在墨爾本近日召開的一個大會上,科學家們公佈了新的發現,其中之一是一種家用止痛藥——阿司匹林(aspirin)被證明可「顯著減輕」精神分裂症的症狀。

研究人員稱該發現全新詮釋了很多由腦組織損傷發展而來的精神障礙,與精神病患者血液和腦中的與炎症相關的蛋白及細胞處於異常水平相關。

臨床試驗顯示,在現有治療方法中加入抗炎藥物或物質後,包括阿司匹林、塞來昔布、英夫利昔單抗(抗類風濕藥)及魚油裡的歐米茄3脂肪酸,顯著減輕了抑鬱症、雙向情感障礙和精神分裂症的症狀。

迪肯大學(Deakin University)一名精神病學教授表示,這一「令人信服的、一致而又明確的」發現顯示,在精神障礙裡存在「急性炎症」,並開發了「幾十年來最有前景的新(治療)替代品」。

精神病學家及研究人員麥克高裡(Pat McGorry)稱,分析與炎症相關的蛋白變化還可幫助定義精神障礙發展的「階段」,發現疾病的「亞型」和「炎性形式」;然後結合階段模式,這將可能引領未來5至10年在精神病治療中使用驗血的方式。

一些專家相信,發炎過程首先發生在精神病的早期,甚至是之前,炎症導致的損傷是完全性精神障礙發生的部份原因。

(責任編輯:瑞木悅)

相關新聞
心理健康有問題 需早看醫生
調查發現澳洲人缺乏心理健康常識
多動症 自閉症和抑鬱症可能共享基因
研究:加新移民壓力大 精神病風險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