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比賽寫正體字 華人讚讚讚

人氣 7
標籤: ,

【大紀元2013年05月04日訊】恰逢5月1日國際勞動節這一天,巴黎大區77省育英中文學校在Lognes市舉辦了2013年台灣僑務委員會海外漢字文化節正體字書法比賽。整個巴黎大區共有81名來自9所中文學校的學生參賽。很多家長和親朋好友也前來助興。

2012年正體字書寫比賽獲獎部份作品

(攝影:鄧蘊詞/大紀元)


參賽選手年齡最小的只有6歲,最大20歲。比賽分為幼童組(8歲以下)、兒童組(12歲以下)、少年組(16歲以下)和青少年組(22歲以下)。比賽內容主要以書寫唐詩為主,時間約40-60 分鐘(每組不同),每個小組分別評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鼓勵獎。最終有26名學生獲獎,其中12名來自育英學校。

「好高興,明年我就可以來學中文了」,3歲的小妹妹和姥姥。
(攝影:鄧蘊詞/大紀元)

比賽期間,選手們在教室內緊張地而專注的行雲走筆,場外等待的家長和朋友們卻也樂得尋到個交友敘舊的好機會。台灣駐法國代表處的呂慶龍代表碰巧剛剛出差回來,卻也馬不停蹄的趕到學校觀看比賽並參加頒獎典禮。他為有這麼多的華人小朋友熱愛中文、特別是正體字而感到高興。

王校長的心聲:傳播中文 樂在其中

王東興校長和夫人黃惠芳

(攝影:鄧蘊詞/大紀元)


王東興校長出生在老撾,初中畢業時曾面臨選擇,在老撾通過泰國報紙他發現處於文革時期的中國情形很混亂:當時很多大陸的中國人遭受迫害,因此對去中國繼續深造望而卻步,於是選擇了去台灣學習教育學系。學成回老撾後,因害怕老撾共產黨迫害而來到法國。到了法國後,深感Lognes市的海外成長華人小朋友傳播中文的需要性,於是從當中文家庭老師開始,慢慢生源越來越多,太太也全力支持加入教中文的行列,當地Lognes市政府對他提倡中文教育的理念也表示讚賞和支持,提供教室、辦活動場所等。夫妻兩人齊心協力辦學已30年。王校長表示育英學校主要是通過口耳相傳被瞭解和認識,從最初的幾個學生到現在已有兩千名學生前後曾在該校學習過中文。不少孩子們跟隨王校長和其他老師們一學就是十幾年,從五、六歲開始直到高中畢業。王校長欣慰的表示,部份學生現已成為法國社會的中堅力量,各個領域的佼佼者也不在少數。

評委:中文是中國文化的承載

顧博士在頒獎典禮上表示文字是文化的承載

(攝影:鄧蘊詞/大紀元)


評委顧博士說,看到孩子和家長們及校方的熱情,內心滿懷喜悅和感激之情,他表示文字是文化的承載,正體字中蘊含的中國文化內涵更加深刻,在評審孩子們的書寫作品時,他笑言難以打分,不易定高下。

家長許太太:中國傳統文化對道德和做人很有用

許太太的兩位孩子曾經在育英學校學習五、六年,這次她也來做義工幫忙,她表示為了讓孩子學好中文,曾送他們到台灣、中國學習。她說「最主要的是要繼承中國好的傳統,畢竟他們在這裡生長,我就怕他們光學洋人的文化,忘掉了中國好的傳統、習慣和文化。」她認為中國文化不應該因為移民海外而有斷層。尤其是中國文化在做人、道德、家庭和待人禮儀等方面對教育孩子非常有用。她常常結合孩子們的飲食愛好來教育孩子。比如在週末時,她會讓孩子們分工、合作,和孩子們一起包餃子等等,讓孩子們感受家庭的溫暖,兄弟姐妹和父母的關係也很親密。

參賽選手:學中文瞭解歷史人物
參加青少年組的陳欽保,是一位17歲的英俊少年,父母親分別是柬埔寨和老撾華裔,7歲開始父母把他送到育英學校學習中文,10年下來,從最初每週一次週末硬著頭皮跟父母來學校到現在特別有興趣學中文,轉變非常大,他表示在學中文期間,老師和學生們的互動非常好,自己不但可以說一些中文,而且還可以閱讀簡單的中文報紙,他還表示通過老師的教導,自己知道一些中國歷史上的英雄人物,比如花木蘭等。

華人劉先生:華人要知道自己的文化之根

原籍越南的劉先生經歷豐富,在越南時在工程、教育領域均有建樹,移民法國前曾在一所中學擔任校長,今天他也興緻勃勃地趕到比賽現場,他說「生長在國外的華人尤其應該懂得中國傳統的觀念和接受中國文化。」他覺得推動類似這次正體字書寫比賽的活動很好,劉先生認為中國的經濟雖然在發展,但更重要的是要保留中國的傳統文化,他還指出中國悠久、深遠的文化正在受到越來越多外國人的關注,作為華人更應該知道自己文化的根。

(責任編輯:德龍)

相關新聞
《巴黎生活台》法律講座 吸引法國華人
巴黎華人福音《胡中醫熱線》答疑解難
連鎖店華人老闆:神韻讓我重返五千年中華文明
巴黎華人的福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