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香港面臨經濟過熱風險

人氣 1

【大紀元2013年05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沈玉清綜合報導)香港樓市在政府不斷出招的打壓下,交投銳減。日前,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在出席香港立法會匯報工作時表示,雖然樓市呈降溫跡象,是否轉向仍有待觀察。他又認為,在超低息和樓市過熱的情況下,香港消費和個人負債的增長,持續高於整體經濟增長,一旦息率回升,對宏觀經濟的穩定將構成威脅。

港媒報導稱,5月3日,陳德霖在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上說,香港經常帳結餘持續下降,可能是經濟過勢的預警訊號。

經常帳結餘是指一個經濟體系的收入與開支的差額,包括消費和投資。香港近三、四年經常帳結餘佔GDP(當地生產總值)急降至1.1%,甚至接近0%水平。陳德霖認為,過去數十年,曾出兩次出現經常帳結餘出現負數的情況,主要是樓市過熱,導致消費及經濟出現過熱後發生。

他認為,私人消費開支大幅上升,且比整體經濟增長(即收入增長)快很多,這正是經常帳結餘持續下降的主要原因。而香港消費持續多年的升幅高於收入增長,主要是住宅物價升值的財富效應引致。過去幾年樓價飆升,市民熱衷投資樓市,因此相信當樓市的財富效應減少,私人消費亦會隨之下降。
  
他續稱,去年除了按揭貸款外,信用卡和私人貸款亦增長速迅,去年底信用卡貸款為1000億港元,私人貸款則為2100億港元,連同按揭貸款則逾9000億港元。香港的家庭債務對GDP占比創下記錄新高的61%,意味著香港經濟正面臨過熱風險。

今年初之前,香港在超低息環境及樓市過熱的情況下,本土消費及私人欠債增長持續高於整體經濟增長,對宏觀經濟穩定構成威脅,而外圍金融環境仍然充滿變數。

去年12月份,香港金融管理局表示,過熱的房地產市場日益與其他經濟產業脫節。據華爾街報導,Sanford C. Bernstein香港有限公司曾表示,在香港政府出台措施限制資產泡沫,銀行提高抵押貸款利率後,房價最高可能下降25%。

香港的房屋價格是全球主要城市中最昂貴的。今年2月22日,香港政府將所有高於200萬港元的房地產交易的印花稅增加了一倍。港府出台「辣招」限制房價上漲後,4月香港房屋價格出現了3年來最大的跌幅。

陳德霖此次發表這番言論的同時,有跡象表明全球經濟復甦不穩,中國、日本、韓國的工業和製造業數據不及預期。因此,陳德霖提醒香港須作好準備,應付資金大進大出及樓市和利率週期逆轉的風險。

(責任編輯:方涵)

相關新聞
香港長策會:料8.5萬雙非來港讀書定居
樓市風險不小於97 港府再出重招遏炒風
香港樓市簡訊
香港推樓市新「辣招」  首日成交淡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