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9.1啟用新出入境條例 外籍人士入境更難

人氣 16

【大紀元2013年08月06日訊】中國大陸將從9月1日起實施更為嚴格的外國人入境簽證規定。實際上,包括香港在內,中國有關地區和機構已經在實施這一新規定。外媒報導,北京制定和實施新規定同中國經濟呈現弱勢、失業率增加、保護主義傾向抬頭有關。

德國之聲中文網6日報導,從今年9月1日起,中共當局將正式啟用新的《外國人出入境管理條例》。新條例將現有的簽證類別從8個增至12個,在申請、延長、換發簽證的手續上也有所改變。原本可以比較容易拿到中國簽證的歐洲商務人士,現在就已經感到手續的繁瑣和其它麻煩。

對於德國、法國等歐盟公民來說,目前香港是其進入中國大陸一個比較方便的中轉站,因為歐盟公民無需簽證可以在香港逗留90天,到了香港之後也可以簡單辦理過境手續再前往在中國大陸的目的地。截至目前,歐盟公民、特別是商務人士,可以通過經由香港進入中國大陸的方式,獲得6個月甚至1年整的中國居留許可。

不過,隨著今年9月1日新的《外國人出入境管理條例》啟用,外籍人士想走香港這一簽證「捷徑」恐怕會變得更為困難。

新條例新在何處?

根據中國網、騰訊新聞等媒體援引中國政府網上公佈的新條例,今後外籍人士申請中國簽證的類別由現有的8個增至12個,這有可能增加簽證申請的批辦時間。此外引入人體生物識別簽證制度,也就是採集存儲出入境人員的指紋、面相等生物信息,出入境管理機構將甄別核對簽證持有者的身份。此類操作在美、英和其它歐洲幾國都已經在實踐。同時,新條例強調了邀請函制度和簽證面談制度等對於簽證審核把關的重要性。條例對外國人入境後簽證延期、換發、補發等也作了明確規範。

新條例雖然還沒有啟用,對於規範的具體細節也還沒有明確地公佈。不過已有一些在香港的德國商務人士反映,以前簡單迅速的所謂「加急簽證」已經取消,現在等待簽證簽發的時間更長,簽證有效期更短。

德國《焦點》雜誌(Focus)在線版8月5日報導說,一位計劃前往上海參加展會的德國商人反映說,原計劃在中國逗留10天,按照以往的簽證手續,經香港再轉到上海至多一天,現在他在香港等了6天簽證,10天的中國商務行最終只剩下3天,耽誤了一些原計劃安排的行程。同一篇報導中還援引另一位德國機械製造技工說,他被派到德國某汽車公司在中國的分廠工作,原本簽證應該半年有效,結果突然被告知,簽證有效期60天。這位技工說,不知道中國對外國人的出入境管理進行了修改,也從辦理簽證的機構得知,進入中國的商務簽證目前比較麻煩。

德國黑森州商會向德國之聲中文網介紹說,他們由於與中國有長期的合作項目,經常派德方人員前往中國。由於得知簽證規定將有些改變,又不瞭解具體細節,所以他們的一位工作人員沒有按照以往的做法在中國當地申請延長簽證有效期,而是先回到德國,在德國重新辦理簽證手續,再返回中國。這樣的結果是在時間和費用上都增加不少。

審批更嚴格 等待時間或更長

報導說,常設北京的中國歐盟商會認為,中國將啟用的新的外國人出入境管理條例是又一個證明中國法律規定變動突然的例子,而直接後果就是給外國在華人士帶來不便。德國商會駐上海分會負責人克里斯多夫.安格鮑爾(Christoph Angerbauer)向德廣聯(ARD)證實說,今後的中國簽證簽發審批會更嚴格,手續時間也許會更長,3個月的短期商務簽證可能不能再像目前這樣,直接在中國本地申請延簽。

中國經濟呈現弱勢:失業率增加 保護主義傾向抬頭

奧地利《新聞報》6日報導,數月來,北京非常注意核查外國人在華居留的身份。失業率是這個13.5億人口大國面臨的問題。根據政府提供的數據,就業形勢依然穩定,但沒有甚麼人會相信相關數據。今年第二季度,中國國民經濟增長7.5%。專家們認為,為提供足夠的就業位子,需要有9%的年增長率。以此而言,7.5%的增長率是不夠的。

「即使是對這一數字,人們也有疑問。因為,大多數統計學家至少要在一個月後才能公佈(前半年的)國內生產總值的初步數字,中國卻在7月中旬就公佈了關於上半年的最終統計數字。觀察家相信,中國『真實的』增長率是5%。主要問題是結構性的:經濟總量的一半以上直接取決於北京政府;年復一年,增加私人消費的嘗試一再失敗。經濟總量中只有三分之一來自消費。」

「在這種情況下,保護主義措施增加。比如,一個在華代表處只允許有一個外國人,其他工作人員必須是中國公民。9月份起,歐洲商務旅行者將面臨何種新情況,目前尚不清楚……歐洲駐北京商會在一份通知中指出,這是中國法律體系所具有的那種無法預期性的又一個實例。這一法律體系對外國人的(在華)商務活動影響巨大。」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趙培:中共利用護照、簽證歧視海外華人
反制中共 美或收緊中國官商赴美簽證
外電評論:13位美國學者上中共黑名單
唐風:駱家輝先生,你能否看望一下陳光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