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萬億地方債促大陸房地產虛火飆升 地王頻現

人氣 3

【大紀元2013年09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古春秋綜合報導)中國大陸自6月份錢荒後,外資大規模撤離,內資紛紛出逃,經濟面臨死火。目前,地方債高企,達到20萬億規模,許多地方政府面臨破產,指望推高地價,賣地還債,以至中央政府企望擠壓房地產泡沫的打算成為泡影。與此同時,地方政府為虛假「政績」拉高GDP,大搞固定資產投資,地王頻出,使本來就被吹大的房地產泡沫繼續吹脹,虛火飆升,中國經濟再次進入惡性循環。

地方政府負債高達20萬億 將體現為實質風險

據《華爾街日報》9月17日報導,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實驗研究室主任劉煜輝9月17日表示,中國通過大量舉債來刺激投資驅動型經濟增長的模式可能在短短兩年內導致地方政府債務翻了一番,達到約人民幣20萬億元,而這種依賴大量借債來實現經濟快速增長的模式是不可持續的。

根據他的計算,去年一年包括政府債務在內的全國債務總規模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可能上升了約16個百分點,如果其中一半債務進入地方政府融資平台,這意味著債務增加了人民幣10萬億元。

劉煜輝表示,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投資者普遍默認,如果地方政府無法償還債務,中央政府最終會為地方政府債務買單。這意味著地方政府沒有制約其債務增長的動力,如果沒有預算硬約束,未來潛在風險有可能體現為實質的風險。

而中共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祝寶良9月17日也表示,外資唱空中國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中國的負債率太高,目前中國M2(廣義貨幣)占GDP的比重在兩倍多一點。據他粗略估算,中共政府目前大概負債20萬億元。

地方政府依賴賣地還款成房價上漲推手

據《華爾街日報》9月18日報導,儘管中共政府採取了樓市調控措施,然而,地方政府負債過高,對賣地還款的依賴性加大,推動新建住宅價格上漲,中國大陸70個大中城市,8月份均價上漲幅度創下2011年1月份以來最高紀錄。

中共統計局週三(18日)公佈的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大陸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均價同比連續第七個月上漲,這意味著中共政府的調控措施對市場的作用微乎其微。

中國樓市失衡已經根深蒂固,呈現冰火兩重天的局面,大城市房地產高燒不退,而中小城市住房供應過剩。地方政府嚴重依賴土地出讓收入,使遏制房價上漲的措施難以奏效。

據《華爾街日報》估算,8月份70個大中城市平均房價同比上漲7.5%,7月份漲幅為6.7%。8月份平均房價環比上漲0.79%,7月份漲幅為0.68%。

根據陸媒《每日經濟新聞》9月19日報導稱,8月份,70個城市中,房價上漲最快的是北京,漲幅為19.3%,比7月份擴大1個百分點。其次為廣州、深圳和上海,同比漲幅均超18%;房價同比下跌城市僅有溫州,跌幅繼續收窄,由2.6%收窄至2.3%。

中共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分析稱,一線城市和二、三線城市房價變動差異較大,漲幅較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和個別二、三線城市。

有地就搶 大陸頻出新地王

據陸媒《21世紀經濟報導》9月18 日報導,今年6月以來,京滬土地市場熱度不減。而9月18日上海高境和南橋新城地塊,都以接近於當地住宅均價的樓板價成交,將土地市場非理性拿地的風氣推向了高潮,麵粉比麵包貴的行情再度出現。

據台媒《聯合報》9月6日報導,進入9月以來,大陸房市高燒不斷,上海、杭州、蘇州、北京等四處土地接連拍出新地王。其中上海徐家匯中心土地5日以人民幣217.7億元拍出,以總價計,可能成為今年「中國地王」。

而9月4日,北京也出現「單價地王」。融創中國以43.24億元拍得北京農展館土地,每平方米逾7.3萬元,未來建成樓房,要每平方米出售15萬元人民幣才能獲利。

而閒置了18年之久,有「上海市中心最後一塊黃金地」之稱的徐家匯中心,經過近百輪的競價,9月5日由香港新鴻基地產集團拍得;土地總面積約為9.9萬平方米,溢價率為24.2%。

另外,在杭州、蘇州在9月5日也都拍出新地王。杭州華家池土地以136.73億元成為當地新「總價地王」;蘇州金雞湖地塊則以每平米15,150元拍出,成為當地「單價地王」。長三角一日三現「地王」。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大陸新城遭拋棄變空城 買房民眾叫苦不迭
外電:中國債市畸形 銀行曝險太集中
三大危機臨頭 中國銀行業或將大洗牌
習近平承認地方債危機 專家預警家庭財產損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