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孟子的後人到訪過韓國安東

font print 人氣: 5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3年09月04日訊】孔子、孟子、曾子是中國儒家思想文化史上傑出的代表性人物。特別是到了今天,人們還將儒學稱為孔孟思想,可見孔子和孟子在儒學上是被列入聖賢之列的傳奇人物。

他們的後人也曾經訪問過韓國安東。孔子的第79代嫡長孫孔垂長(37歲)和曾子的第75代嫡長孫曾慶泓(52歲)及孟子的第76代嫡長孫孟令繼(34歲)等一行20多人,於去年3月6日訪問了韓國安東。

他們是受韓國社團法人博約會的邀請訪問的韓國,並以安東陶山書院鄉射禮的初獻官(祭祀時第一個祭酒的人)和亞獻官(祭祀時第二次祭酒的人)及終獻官(宗廟祭祀時第三次祭酒的人)身份,參加了鄉射禮活動。

鄉射禮是在朝鮮時代,為了鄉村的和睦交流而進行的儀式,地方首領先設豐盛的酒宴,邀請款待具備孝、悌、信、禮的高德之士,宴會結束後,再分組進行射箭活動。通過射箭活動,熟悉禮法,增進相互的友誼,通常與一般酒饗共同進行。在春季的3月3日和秋季的9月9日,每年共進行2次這樣的活動。

鄉射禮最初源於中國古代的周朝,流傳到朝鮮後,在朝鮮王朝時期,開始正式履行儀式,現在以韓國的傳統文化保留了下來。

相反,在中國這種文化已經消失,對於來到安東的孔子、孟子、曾子的嫡孫們來說,這是非常具有意義的活動。

他們在訪問韓國期間,參拜了為朝鮮性理學奠定基礎的李滉(號「退溪」)的墓地,還訪問了李滉弟子——柳成龍(號「西崖」)和金誠一(號「鶴峰」)的宗主家。

在他們訪問韓國之前,孔子的第77代嫡孫孔德成博士,曾於1980年12月,訪問過安東的陶山書院。

安東市的一負責人表示「之前沒有儒教思想的代表性聖賢孔子、曾子、孟子的後人們共同訪問同一地點的事情,因此這次訪問更具意義。」

安東市長參加孔子廟祭禮

今年2月25日,安東市長權寧世等一行15人,作為孔子、孟子、曾子後人們訪問安東陶山書院的回訪,訪問了台灣。他們表示「將韓國安東珍藏的儒教價值,通過這次訪問,將向儒教發源地中國的孔子和孟子的後人們進行宣傳的機會。」

訪問團在2月26日,先參加了台北的孔子廟祭禮,之後與孔子廟管理委員會的負責人們舉行了座談會。

(责任编辑:赵云)

從1980年孔子第77代嫡孫孔德成博士的陶山書院訪問開始,雙方將30多年來的孔子家族和退溪家族的關係等方面進行了交流。雙方還表示,今後將在全球更廣泛的傳播孔子和退溪的儒教思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從古至今,假面舞在古代朝鮮半島甚為流行。最初以驅魔、為死者超度、祈求村落平安和豐收為目的,漸漸發展為嘲諷和揭露貴族和庶民間的社會矛盾、宣洩底層民眾苦悶和不滿的渠道,也作為娛樂百姓的民間表演,一直延續到今天。
  • 過去重門深鎖的上水鄉應龍廖公家塾(又名顯承堂),有186年的歷史,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今年3月12日修葺完工,舉行竣工開光禮儀暨例行春祭,首度開放予公眾參觀。未來祠堂都會定期開放,公眾終於有機會一窺這百年祠堂的真容。廖氏第二十傳裔孫、顯承堂修葺委員會主席廖崇興接受本報專訪,講述家族百年往事。原來,在顯承堂誕生的背後,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廖氏族人為早逝才子圓夢的感人故事。
  • 冥冥中有定數!唐代書生靈魂離體入了冥府,預知三年前程,還陽後果然靈驗!書生靈魂離體所見,只預見他此生未來生命之果而未得其因;觸發我們深入追索:命運安排的根據為何呢?那麼命運不好的,又怎樣能改命呢?
  • 有意思的是,子游問孝,孔子強調孝以恭敬為本(孝在於內心的敬愛);子夏問孝,孔子強調的則是外形(容色)的和悅。孔子的這些說法,不是相互矛盾,而是側重點不同,相互補充的,要貫通理解。
  • 杭州人邵藝洲,性情爽直,喜於交遊。有一次他在街市上偶然看見一個賣藝乞丐。這乞丐舞弄的刀劍棍棒,各種各樣,都能出神入化,絕妙異常。邵藝洲心裡明白此人本領高強,不是尋常的乞丐。……後來他們怎樣變成了生死之交?
  • 「我以前,捉鮑魚在全個村子是第一名,如果跟塔門老一輩的人說起我的名字都認識,就是最會捉鮑魚那個!」年屆七旬的塔門原居民黎雄(雄哥)回憶童年時光,語氣頓時興奮了起來,「我們沒有東西吃,我就下海找吃的,捉魚、蝦啊、蟹啊那些⋯⋯」1950、60年代的塔門島,千帆競發,漁獲滿滿,「我們吃不起麵包的,是吃鮑魚、吃海膽長大!」原來那時候的塔門,麵包比鮑魚還矜貴,真是讓筆者大開眼界。
  • 孔子為學日深。相傳孔子與南宮敬叔至周問禮於老聃,問樂於萇弘。孔子在齊聞《韶》樂,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學《易》,窮理盡性,知天命之終始。這個時期,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逃往齊國,孔子也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但齊景公不能用孔子,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逃回魯國。經過這些磨練,孔子對人生、時世都看得清楚了,所以說「四十不惑」。
  • 清朝的華亭人汪瑾,五十多歲時在京城仍然布衣不第。秋風吹起,他十分厭倦在外客遊,動了思念家鄉之情,便乘船南歸。在歸途他遇上了不尋常的事。陰陽兩界人事相通的事給世人展現了善惡終有報的道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