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孟子的后人到访过韩国安东

font print 人气: 5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3年09月04日讯】孔子、孟子、曾子是中国儒家思想文化史上杰出的代表性人物。特别是到了今天,人们还将儒学称为孔孟思想,可见孔子和孟子在儒学上是被列入圣贤之列的传奇人物。

他们的后人也曾经访问过韩国安东。孔子的第79代嫡长孙孔垂长(37岁)和曾子的第75代嫡长孙曾庆泓(52岁)及孟子的第76代嫡长孙孟令继(34岁)等一行20多人,于去年3月6日访问了韩国安东。

他们是受韩国社团法人博约会的邀请访问的韩国,并以安东陶山书院乡射礼的初献官(祭祀时第一个祭酒的人)和亚献官(祭祀时第二次祭酒的人)及终献官(宗庙祭祀时第三次祭酒的人)身份,参加了乡射礼活动。

乡射礼是在朝鲜时代,为了乡村的和睦交流而进行的仪式,地方首领先设丰盛的酒宴,邀请款待具备孝、悌、信、礼的高德之士,宴会结束后,再分组进行射箭活动。通过射箭活动,熟悉礼法,增进相互的友谊,通常与一般酒飨共同进行。在春季的3月3日和秋季的9月9日,每年共进行2次这样的活动。

乡射礼最初源于中国古代的周朝,流传到朝鲜后,在朝鲜王朝时期,开始正式履行仪式,现在以韩国的传统文化保留了下来。

相反,在中国这种文化已经消失,对于来到安东的孔子、孟子、曾子的嫡孙们来说,这是非常具有意义的活动。

他们在访问韩国期间,参拜了为朝鲜性理学奠定基础的李滉(号“退溪”)的墓地,还访问了李滉弟子——柳成龙(号“西崖”)和金诚一(号“鹤峰”)的宗主家。

在他们访问韩国之前,孔子的第77代嫡孙孔德成博士,曾于1980年12月,访问过安东的陶山书院。

安东市的一负责人表示“之前没有儒教思想的代表性圣贤孔子、曾子、孟子的后人们共同访问同一地点的事情,因此这次访问更具意义。”

安东市长参加孔子庙祭礼

今年2月25日,安东市长权宁世等一行15人,作为孔子、孟子、曾子后人们访问安东陶山书院的回访,访问了台湾。他们表示“将韩国安东珍藏的儒教价值,通过这次访问,将向儒教发源地中国的孔子和孟子的后人们进行宣传的机会。”

访问团在2月26日,先参加了台北的孔子庙祭礼,之后与孔子庙管理委员会的负责人们举行了座谈会。

(责任编辑:赵云)

从1980年孔子第77代嫡孙孔德成博士的陶山书院访问开始,双方将30多年来的孔子家族和退溪家族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双方还表示,今后将在全球更广泛的传播孔子和退溪的儒教思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从古至今,假面舞在古代朝鲜半岛甚为流行。最初以驱魔、为死者超度、祈求村落平安和丰收为目的,渐渐发展为嘲讽和揭露贵族和庶民间的社会矛盾、宣泄底层民众苦闷和不满的渠道,也作为娱乐百姓的民间表演,一直延续到今天。
  • 常言道:一命二运三风水。古人关于风水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例如:“住场好不如肚肠好,坟地好不如心地好。”又云:“世人尽知穴在山,当知穴在方寸间。好山好水世不久,苟非其人寻不见。我见富贵人家坟,往往葬时本贫贱。迨其富贵力可求,人事极时天理变。”下面就讲两个有关风水的故事。
  • 话说,曹寅履职的南京,那是十三朝古都,汇聚天下人文精华的故地金陵,更是前朝大明的留都,是前朝风流客、东林党人的云集之地。而读书人读圣贤书,所持有的固执观念,自然是汉人天下,汉家血脉主宰神州。
  • 天下之义理无穷,而人之闻见有限。若专靠记问,则胸中所得,能有几何?若能于旧日所闻的时时温习,如读过的《诗》《书》,听过的讲论,都要反复玩味,而不使遗忘,又能触类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渐渐理会过来。将见义理日益贯通,学问日益充足。
  • 一说起端午节的民俗,你的脑海中想到什么呢?应该少不了“粽”吧?印象中,多说粽子起源于纪念、奠祭战国时代楚国的爱国大夫屈原,可是真是这样吗?粽子到底是怎么来的?我们就从“粽”的文字内涵与相关文化民俗来探寻追索吧。
  • 中华文化自来就发现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阴阳生克之道表现在天地人间,表现在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而在民俗节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该当端午节莫属了!让我们来轻轻揭开这道绵延几千年的文化面纱,找找端午节俗中蕴含哪些阴阳五行的道理?
  • “百善孝为先”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孝道是构建中国社会伦理最基本的元素,在古今社会中,孝更是衡量一个人道德行为的根本标准。那么,不孝之人,是否会受到天神的惩罚呢?我们来看两个故事。
  • 古中国有个敬老孝亲的传统习俗,就是子女给年迈的父母做寿。即使平民百姓也会吃长寿面、蒸寿桃(面点),贴个窗花什么的。富贵人家就讲究了,《红楼梦》里贾母的80岁大寿,张灯结彩,大摆酒席,还有戏班子唱戏呢!
  • 黄历的五月五日是端午节。除了大家普遍关注的粽子口味,古来还有更被关心的要点,那是什么呢?古人重视养生,协和阴阳,在端午节也不例外。有什么具体作法表现在民俗中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