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金山灣區評論

王駿:美國法院出新篇 家長管教體罰無罪

王駿

人氣 11

【大紀元2014年01月23日訊】2014年開年不久,美國硅谷聖荷西一縣高等法院於21日裁定,母親有權體罰女兒。這一裁定像是投石激起漣漪,挑戰美國一直以來把帶有體罰的家教,其一般都被當作是虐待兒童的犯罪行為。對於中國人和亞洲人來說,大家一定樂見美國在「家教」方面,出現的可能鬆動。

這次有關體罰兒女的官司是這樣的。2010年4月,一名12歲女孩,因整天不做功課、想男孩子,在「罰站」等和平家教方式無效後,被其母親恭薩雷斯(Veronica Gonzalez)用木匙打。因為身上有被打傷的青腫傷痕,當地保護兒童機構將該母親定為「虐待兒童」,並列入政府資料庫中。

一般情況下,按照美國的有關保護兒童法律,其母親可能還會與女兒隔離,甚至被判犯罪坐牢等。但是,這一次,法院裁定,「其母親有權對女兒作適當的體罰,除去在資料庫中的虐待兒童紀錄。」也就是說,法院把這次「適度」體罰家教判為是母親的一種權利。

「管教」,在美國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詞,也幾乎是「虐待兒童」的代名詞。一些從亞洲移民或旅遊的家長,不知道在美國動手打子女是犯法的,結果鬧得骨肉分離、破財惹氣。可悲的是,一些子女學壞了,也無法管教;有些子女甚至學得更壞,拿這條來要挾父母。中國的「子不教,父之過」,到了這裡變成了「子不教,誰之過?」。可憐的是小孩不懂事,就走上學壞一途是可悲;更可憐的是充滿愛的家長,看著小寶寶這個可怕的趨勢而不能有所作為。

也有一些膽大的父母。我知道有個朋友家的小男孩,從小就皮,在學校交了幾個壞小朋友後,更是無法無天。不光是不做作業、整天鬧事,最後對妹妹也開始動手動腳。他父親實在沒有辦法,學校管不了,警察也沒法管。最後他狠心帶小傢伙出去作了一次「長途旅遊」,據說是去了「優勝美地(Yosemite)」附近森林中租了一個獨立小窩,住了一段時間。回來後,小傢伙就老實了,再也不敢使壞了。至於說,在那裡發生了什麼,大家也都沒有提起,估計是被好好管教了一次。

中國人過去講的「管教」,也常常會帶有一些暴力的成分。隨著文明的進步,其中暴力的部分也許應該改進。當然,「管教」過頭,出現的真正的虐待兒童,比如家庭暴力、兒童性虐待、精神虐待,像是「虎媽」、「虎爸」的出現,甚至把兒女當奴隸,那也是太過份了。

中國人其實也有「兒孫自有兒孫福」的古訓。美國人保護兒童的嚴格法律,也有其合理的部分,那就是尊重兒童個人、保護其不受侵犯。再說,那小傢伙自己不爭氣,也是他自己的事;長大後如何在社會上立足,好歹也是他本人的事。家長的暴力「管教」,不管是好是壞,如果把小孩當成獨立的生命個體,可能是有過渡干涉之嫌。

家長對於兒女的「管教」,其實是非常複雜的,可謂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更是「不是冤家不聚頭」。有時想想,老美哪有像中國人講的如此深沉的「緣份」之說,才會如此「快刀斬亂麻」,把完全不懂事的小孩看成是「不需管教的獨立大人」。

不管怎樣,是教育也好、管教也好,是好心也好,是自私虎媽也好;不管是中西文化的差異,是不是隨鄉入俗;也許,中國和西方都有對小孩約束的成分,只是這種約束的方式和手段的嚴酷程度有些講究而已。

父母愛子心切越不越界、兒女不懂事貪玩闖禍過不過頭,都可能是永恆的議題。如果大家覺得以前美國人保護兒童的做法有些過頭,已經到了僵化的地步,那麼,上述的美國法院裁定母親家教兒女有理而無罪的判例,也許是一種修正的開始。而此案發展的方向和可能出現的新意,料想將成為全美國家長、特別是亞裔和中國人關心的焦點。

(責任編輯:王曦)

相關新聞
王駿:老房子邊的瓜果蔬菜真不能多吃
王駿:美國人對工會的愛恨情愁
王駿:舊金山灣區的良心聖誕卡
王駿:靠人不如靠己 華埠商家開始聯合自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